[發明專利]驅動裝置、照明裝置以及照明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47163.5 | 申請日: | 2017-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192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東福 | 申請(專利權)人: | 歐司朗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B37/02 | 分類號: | H05B3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李慧 |
| 地址: | 德國***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驅動裝置 照明裝置 啟動模塊 照明系統 輸出端 輸入端 電源 負載提供電源 非正常狀態 電源電壓 負載運行 切斷電源 預定義 重啟 監測 | ||
1.一種用于照明裝置的驅動裝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輸入端(1),用于接收來自電源的電源電壓;
輸出端(2),用于向負載提供所述電源電壓,以在啟動所述負載后保持所述負載運行;以及
啟動模塊(3),連接在所述輸入端(1)和所述輸出端(3)之間,用于啟動所述負載,其中,所述啟動模塊(3)能夠根據對所述電源的預定義的非正常狀態的監測永久禁止啟動所述負載,并且其中能夠通過完全切斷所述電源來重啟所述驅動裝置(1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啟動模塊(3)包括開關單元(31)和導通控制單元(32),其中,所述導通控制單元(32)響應于所述預定義的非正常狀態使得所述開關單元(31)截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驅動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啟動模塊(3)對所述電源的預定義的非正常狀態的監測是通過對電源電壓的監測來實現的,所述導通控制單元(32)包括觸發電路(321)和延時電路(322),其中,所述觸發電路(321)在所述預定義的非正常狀態下觸發所述延時電路(322),并基于延時結束時的所述電源的預定義的非正常狀態的監測來確定是否禁止啟動所述負載。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驅動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啟動模塊(3)還包括檢測單元(33),其中,所述檢測單元(33)連接至所述導通控制單元(32),用于檢測所述電源電壓的所述預定義的非正常狀態。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驅動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啟動模塊(3)還包括限壓單元(34)和保護單元(35),其中,所述限壓單元(34)限制延時的長度,并且所述保護單元(35)用于逆電流保護。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驅動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的預定義的非正常狀態為開路或者短路。
7.根據權利要求2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驅動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開關單元(31)包括第一電阻(R1)、第一二極管(D1)以及至少一個第一晶體管(T1),其中,所述第一晶體管(T1)的工作電極連接至所述第一電阻(T1),并且所述第一晶體管(T1)的參考電極連接至所述第一二極管(D1)的陽極。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驅動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通控制單元(32)包括第二晶體管(T2)、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以及第一電容(C1),其中,所述第二電阻(R2)通過所述第三電阻(R3)連接至所述第二晶體管(T2)的工作電極,所述第一電容(C1)的第一端連接在所述第二電阻(R2)、所述第三電阻(R3)和所述第一晶體管(T1)的控制電極之間的節點上,并且所述第一電容(C1)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二晶體管(T2)的參考電極連接在共同的接地端。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驅動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單元(33)包括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和第二電容(C2),其中,所述第二晶體管(T2)的控制電極連接在所述第四電阻(R4)和所述第五電阻(R5)之間的節點上,并且所述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連接在所述第四電阻(R4)和所述第五電阻(R5)之間的節點上,并且所述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連接在所述第四電阻(R4)和所述接地端的節點上。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驅動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壓單元(34)包括齊納二極管,并且所述保護單元(35)包括第二二極管(D2)。
11.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驅動裝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負載為脈寬調制電路。
12.一種照明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裝置包括電源(4)、負載(5)以及連接在所述電源(4)和所述負載(5)之間的、根據權利要求1-11中任一項所述的驅動裝置(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歐司朗有限公司,未經歐司朗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4716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