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機采與炮采相結合的特厚固體鉀鹽礦開采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46344.6 | 申請日: | 2017-07-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420103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15 |
| 發明(設計)人: | 郝萬東;周茂普;石亮;張王磊;陳明程;張振東;桑朋德;高瑞文;韓豐;吳睿;楊小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C41/20 | 分類號: | E21C41/2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06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相結合 固體 鉀鹽 開采 方法 | ||
1.一種機采與炮采相結合的特厚固體鉀鹽礦開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巷道布置
在礦體頂部及底部分別布置對應相同的條帶開采工作面,頂部和底部條帶開采工作面間留設層間柱(8),頂部條帶開采工作面一側布置上盤區運輸巷(1)和上盤區回風巷(2),頂端設有回風條帶(17),回風條帶(17)和上盤區回風巷(2)連通,底部條帶開采工作面一側布置下盤區運輸巷(4)和下盤區回風巷(3),上、下盤區運輸巷和上、下盤區回風巷兩側分別垂直布置若干上、下盤區回采條帶,相鄰盤區回采條帶間留有礦柱(18),上盤區回采條帶(5)的礦柱(18)間設有若干垂直于回采條帶的貫通的聯絡巷道(7);
(2)開采方法
頂部和底部條帶開采工作面、上、下盤區運輸巷以及上、下盤區回風巷全部采用機采方式落礦,采用采鉀機掘進完成,采用采鉀機一次采寬4m:其中,頂部和底部條帶開采工作面采用采鉀機前進式回采,分兩次回采完成,每次直線推進至盤區邊界,一個條帶開采工作面回采完畢后,采鉀機退出進行下一個條帶工作面的回采;上、下盤區運輸巷以及上、下盤區回風巷分切槽和采垛兩個工序,切槽寬度4m,采垛寬度2m,工序循環進尺均為12m;
層間柱采用鑿巖臺車爆破方式一次全高落礦:各炮孔采用垂直布置方式,采用鑿巖臺車從上往下打設,炮孔深度打至距離下盤區回采條帶頂板1m位置,炮孔間排距0.8m,向炮孔裝填炸藥,爆破后,爆破礦石落入下盤區回采條帶,由耙裝機輸送至給料破碎機,再由破碎機載至皮帶運輸機運出工作面;其中,炮孔打設和礦體運輸兩個工序同時進行;
機械落礦運輸流程:采鉀機落礦、裝礦、運礦→梭車→給料破碎機→皮帶運輸機→立井箕斗或斜井皮帶運至洗選車間;
爆破落礦運輸流程:爆落礦體→耙裝機→破碎機→皮帶運輸機→立井箕斗或斜井皮帶運至洗選車間;
(3)充填方法
尾礦充填工序滯后中部爆破面30~40m,立井箕斗或斜井皮帶將尾礦充填體(12)通過與爆破后的工作面相鄰的上盤區回采條帶(5),經由聯絡巷道(7)進入采空區;
鉀鹽尾礦運輸流程:立井箕斗或斜井皮帶→相鄰上盤區回采條帶→聯絡巷道→采空區;
(4)通風
頂部條帶開采工作面的通風系統:新鮮風流由上盤區運輸巷(1 )進入上盤區回采條帶(5),污風經由聯絡巷道(7),流向回風條帶(17),最終從上盤區回風巷(2)流出;底部條帶開采工作面的通風系統:新鮮風流經由下盤區運輸巷(4)進入下盤區回采條帶(6),通過爆破后的采空區進入頂部條帶開采工作面的頂部回風條帶(1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采與炮采相結合的特厚固體鉀鹽礦開采方法,其特征在于:頂部條帶開采工作面中,除了相對于上盤區運輸巷(1 )一側的聯絡巷道以及與層間柱(8)相鄰的聯絡巷道中相對于上盤區運輸巷(1 )一側的若干聯絡巷道外,其余聯絡巷道之間設有臨時密閉墻(16)。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采與炮采相結合的特厚固體鉀鹽礦開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盤區運輸巷(1)和上盤區回風巷(2)之間的聯絡巷道設有臨時密閉墻(16)。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采與炮采相結合的特厚固體鉀鹽礦開采方法,其特征在于:下盤區運輸巷(4)和下盤區回風巷(3)之間的聯絡巷道設有臨時密閉墻(16)。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機采與炮采相結合的特厚固體鉀鹽礦開采方法,其特征在于:頂部條帶開采工作面中,與回風條帶(17)相鄰的兩個上盤區回采條帶(5)在靠近沒有臨時密閉墻(16)的聯絡巷道的一側之間設有風障(15),上、下盤區運輸巷頂端分別設有風障(15)。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采與炮采相結合的特厚固體鉀鹽礦開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盤區運輸巷(1)中,上盤區運輸巷(1)和上盤區回風巷(2)之間頂端的礦柱和與其相鄰的設有風障(15)的下層礦柱之間設有臨時密閉墻(1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天地煤機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4634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氣動旋轉執行機構
- 下一篇:角閥手輪開合裝置及其過載保護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