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興趣點POI出行等時線的可視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43898.0 | 申請日: | 2017-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919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艾廷華;雷英哲;邵世維;田晶;張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6/29 | 分類號: | G06F16/29;G06F16/26;G06Q10/04;G01C21/3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萬榮 |
| 地址: | 43007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興趣 poi 出行 可視化 方法 | ||
1.一種興趣點POI出行等時線的可視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獲取城市中的興趣點源數據,并對其進行預處理,預處理的過程包括:對興趣點源數據進行分類與編碼,去除重復興趣點和異形同義興趣點,篩選得到計算需要的興趣點源數據;
步驟S1中進行興趣點源數據預處理的方法具體為:
S11、對興趣點源數據進行要素的分類和編碼,在現有的興趣點分類基礎上,根據實際需求制定分類標準進行重分類,并處理重分類過程中出現的原分類錯誤;
S12、去除興趣點源數據中名稱屬性不同但位置相同的興趣點,將位置相同的多個興趣點融合為一個興趣點;
S13、去除興趣點源數據中異形同義的興趣點,將多個異形同義的興趣點融合為一個興趣點;
S14、從處理結果中篩選出實際需要的興趣點源數據;
S2、將道路線網絡進行網絡柵格化處理生成柵格點,將柵格點作為采樣點,根據預處理后的興趣點源數據,計算與各個采樣點最近的興趣點的距離,并設置從各個采樣點出發的出行速度,計算得到各個采樣點到達距離最近興趣點所需的出行時間;
S3、根據各個采樣點到達距離最近興趣點所需的出行時間,通過插值法計算任意一點到達最近興趣點所需的出行時間,然后從中提取等時線,并實現面向興趣點群的等時線可視化;
步驟S2中計算與各個采樣點最近的興趣點的距離的方法具體為:
將網絡進行柵格化處理,即將網絡剖分為細小的線性單元,將網絡柵格化后得到的柵格點作為采樣點,然后將興趣點視作“水源”,模擬水流從所有“水源”出發,沿著網絡路徑同步向外擴展,對所有線性單元進行遍歷,直至網絡邊的盡頭或不同“水源”的水流相遇時結束;
步驟S2的具體步驟為:
步驟21、道路線上各個采樣點與其最近POI點的距離計算:該步驟利用網絡Voronoi圖的生成技術而計算得到,采樣點即為道路線網絡柵格化后所生成的柵格點;
步驟22、設置出行速度,計算從各個采樣點出發,到達與其距離最近的POI點所需的時間;根據步驟21計算所得到的道路線上各采樣點與其最近的POI點的距離,計算出從各個采樣點出發,到達與其距離最近的POI點所需的時間;
步驟S3中實現面向興趣點群的等時線可視化的方法具體為:
興趣點用點狀要素表示;道路線用線狀要素表示,出行等時線為代表不同出行時間的等值線,用線狀要素表示;可視化過程中,各要素的重要性排序為:出行等時線>出行時間>道路線>興趣點;等時線用黑色實線表示,置于頂層,出行時間置于下一層圖層,并設置25%的透明度;
步驟S3的具體步驟為:
步驟31、根據采樣點到達POI點的出行時間計算任意一點到達最近POI點的出行時間:該步驟通過插值分析的方法計算得到;由步驟22計算得到各個采樣點到達與其最近的POI點的時間,對其進行插值分析,即可得到任意一點到達與其最近POI點的時間花費,插值方法為克里格空間插值法;
步驟32、提取等時線:等時線的提取規律為等間距提取;
步驟33、對出行等時線進行可視化表達:POI點出行等時線的可視化表達包括四個方面的要素:POI點、道路線、出行時間、出行等時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興趣點POI出行等時線的可視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通過插值法計算任意一點到達最近興趣點所需的出行時間的方法具體為:
利用Arcgis10.2軟件工具箱中空間分析工具箱的插值工具進行提取,選用克里金工具提取,輸入步驟S3得到的采樣點到達最近興趣點所需的出行時間即可得到任意一點到達最近興趣點所需的出行時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興趣點POI出行等時線的可視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中提取等時線的方法具體為:
利用Arcgis10.2軟件工具箱中3D分析的等值線工具進行提取,輸入步驟S4得到任意一點到達最近興趣點所需的出行時間,設置等值線間距即可得到等時線;
等時線經過等間距的提取而來,等時線上所有的點到達其最近興趣點的時間都是相同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大學,未經武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4389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