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PMSM無位置傳感器矢量控制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43820.9 | 申請日: | 2017-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177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15 |
| 發明(設計)人: | 沈靜;盧燁;干淑陽;于航;邵敏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P21/28 | 分類號: | H02P21/28;H02P21/1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顯國 |
| 地址: | 21009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滑模觀測器 比較器 矢量控制系統 無位置傳感器 二階 脈沖寬度調制模塊 李雅普諾夫函數 反電動勢信號 傳感器檢測 低通濾波器 電流調節器 逆變器模塊 系統魯棒性 轉速調節器 傳統機械 控制系統 速度估算 轉子位置 抖振 光滑 觀測 替代 | ||
1.一種PMSM無位置傳感器矢量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Clark變換模塊、Park變換模塊、Park逆變換模塊、脈沖寬度調制模塊、逆變器模塊、滑模觀測器、第一比較器、第二比較器、第三比較器、轉速調節器和電流調節器;其中,
Clark變換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永磁同步電機的三相定子電流輸出端,Clark變換模塊的輸出端連接Park變換模塊的輸入端和滑模觀測器的輸入端;
Park變換模塊的d軸電流輸出端連接第一比較器的反饋輸入端,第一比較器的輸出端通過電流調節器連接Park逆變換模塊的d軸電壓輸入端;
Park變換模塊的q軸電流輸出端連接第二比較器的反饋輸入端,第二比較器的輸出端通過電流調節器連接Park逆變換模塊的q軸電壓輸入端;
Park逆變換模塊的輸出端連接脈沖寬度調制模塊的輸入端,脈沖寬度調制模塊的輸出端連接逆變器模塊的輸入端,逆變器模塊的輸出端連接永磁同步電機的控制端;
滑模觀測器的輸出端連接第三比較器的反饋輸入端,第三比較器的輸出端通過轉速調節器連接第二比較器的輸入端。
2.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PMSM無位置傳感器矢量控制系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采集PMSM的三相定子電流信號ia、ib、ic,經過Clark變換輸出等效的兩相靜止坐標系下的定子電流iα、iβ;
步驟二、根據步驟一所得的兩相靜止坐標系下的定子電流iα、iβ輸入滑模觀測器中估算轉子速度ω和位置θ;
步驟三、根據步驟一所得的兩相靜止坐標系下的定子電流iα、iβ經過Park變換輸出等效的兩相旋轉坐標系下的定子電流id、iq;
步驟四、將d軸參考電流設為IdREF=0,與步驟三中得到的電流id進行作差,差值通過電流調節器調節后輸出d軸的參考電壓Vd;
步驟五、根據步驟二中滑模觀測器輸出的轉速估計值與給定轉速值NREF作差,差值通過轉速調節器后輸出q軸的參考電流IqREF;
步驟六、根據步驟五中q軸的參考電流IqREF與步驟三中得到的電流iq進行作差,差值通過電流調節器調節后輸出q軸的參考電壓Vq;
步驟七、將步驟四和步驟六中輸出的d、q軸參考電壓Vd、Vq經過Park反變換,輸出兩相靜止坐標系下的控制電壓Vα、Vβ;
步驟八、將步驟七中兩相控制電壓Vα、Vβ進行空間矢量調制,輸出6路PWM波形;
步驟九、將步驟八中輸出的PWM波形輸至三相逆變器中,逆變器向PMSM輸入三相電壓Ua、Ub、Uc,從而控制永磁同步電機運轉,完成PMSMA的無位置傳感器的矢量控制。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PMSM無位置傳感器矢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一中,Clark變換公式如下:
在步驟三中,Park變換公式如下:
其中為通過滑模觀測器估算出的PMSM轉子角度;
在步驟七中Park反變換公式如下: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PMSM無位置傳感器矢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二中,滑模觀測器設計如下:
其中是is=[iα,iβ]T的估算值;和是定子電阻Rs和電感L的估算值;us=[Vα,Vβ]T是PMSM定子電壓在兩相靜止坐標下的值;z=[zα,zβ]T。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4382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