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音響的點播方法、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42654.0 | 申請日: | 2017-07-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8467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荊繼遠;王太權;陳翰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軟通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36/00 | 分類號: | H04W36/00;H04W36/30;H04R1/2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陳振楔;李悅 |
| 地址: | 518019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音響 點播 方法 電子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音響的點播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畫像標簽判斷步驟:判斷用戶畫像標簽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則執行歌曲識別步驟,如果不存在,則獲取用戶畫像標簽,所述用戶畫像標簽包括靜態信息和動態信息;歌曲識別步驟:識別用戶點播歌曲;信號切換步驟:根據外部環境數據進行無線信號切換,所述外部環境數據包括使用環境數據和網絡質量數據;音質切換步驟:根據用戶畫像標簽對點播歌曲進行音質切換。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電子設備和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本發明的智能音響的點播方法能夠根據用戶畫像標簽、網絡質量數據和使用環境數據來自適應分級控制輸出的音質表現,更好地滿足人工智能交互的體驗要求。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音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音響的點播方法、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音箱作為整個音響系統的終端,其作用是把音頻電能轉換成相應的聲能,并將之輻射至空間。互聯網時代用戶面對的將不再是各種家電和移動設備的零散組合,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音響系統亦不例外。功能日趨智能化的音箱在繼承傳統音響系統功能的同時,更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新的互聯網和物聯網入口,將把家庭的安全、娛樂、飲食、健康等結合起來。
音箱直接與人的聽覺打交道,人耳對復雜聲音的音色具有很強的辨別能力,由此人耳對聲音的主觀感受成為一個音響系統音質好壞的重要標準。對于傳統音箱主要技術指標有:頻率特性、信噪比、動態范圍、瞬態響應、立體聲分離度、立體聲平衡度等。全球進入數字音樂時代,智能音箱作為滿足人工智能交互的最佳輸入方式的同時,其輸出的音質表現亦受到人們的關注,基于音質的商業模式勢必得到延展。
智能音箱的輸出音質不僅取決于傳統音箱的主要技術指標,還與其網絡連接特性緊密相關,比如無線網絡(IEEE 802.11協議,WiFi)的頻帶、信道、發射功率等。目前主流的無線網絡設備不管是IEEE 802.11b/g還是IEEE 802.11b/g/n一般都支持2.4GHz和5GHz這兩個公共頻段。常用的2.4GHz(2.4~2.4835GHz)頻帶,其可用帶寬為83.5MHz,一共有14個信道,每個信道的有效寬度是20MHz,另外還有2MHz的強制隔離頻帶。它們的中心頻率雖然不同,但是因為都占據一定的頻率范圍,所以會有一些相互重疊的情況。此外,很多無線網絡設備開始使用5GHz附近(5.15~5.85GHz)的頻帶,該頻段在劃分信道時,每個信道與相鄰信道都不發生重疊,因而干擾較小,但是5GHz頻率較高,在空間傳輸時衰減較為嚴重,因而如果距離稍遠,性能會嚴重降低。值得關注是,除了無線網絡,微波、紅外線、藍牙(IEEE802.15協議)的工作頻段也都有在2.4GHz范圍內的,兩者在不同的協議下進行通信,互相將對方傳輸的信號識別為噪聲所以,因而會對無線網絡傳輸造成干擾,這正是影響智能音箱輸出音質的重要原因。目前尚沒有基于無線網絡信道連接質量,自適應分級控制智能音箱輸出音質的解決方案。
但是,現有的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智能音箱作為智能家居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非特定人的不同使用環境,以及用戶在互聯網上所點播數字音樂的不同壓縮等級和格式等情況,這些也是影響智能音箱輸出音質的重要選項。目前尚沒有基于使用環境、用戶畫像等信息,自適應分級控制智能音箱輸出音質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智能音響的點播方法,其能解決音質自適應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其能解決音質自適應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能解決音質自適應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智能音響的點播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畫像標簽判斷步驟:判斷用戶畫像標簽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則執行歌曲識別步驟,如果不存在,則獲取用戶畫像標簽,所述用戶畫像標簽包括靜態信息和動態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軟通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軟通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426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