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語音丟包處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38087.1 | 申請日: | 2017-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1907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程岳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8/02 | 分類號: | H04W28/02;H04W28/06;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瑩;曹杰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語音 處理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一種語音丟包處理方法及裝置,該方法中在確定發生了丟包事件且該丟包事件會影響接收端的正常解析時,對待發送隊列中的頭結點SDU重新進行壓縮,使壓縮后的報文頭中攜帶能夠使接收端獲知頭結點SDU包時間戳的指示信息,將頭結點SDU包發送至接收端,再將隊列中的其他SDU包按發送端更新之后的ROHC來進行重新壓縮并發送至接收端。從而接收端能夠根據頭結點SDU攜帶的指示信息將接收端的ROHC上下文更新,并能夠對接下來收到的SDU進行正確解析,進而不會出現丟包反饋中由于隊列中的數據包持續發送導致更多的數據包無法正確解析的情況,有效防止丟包率的進一步惡化,同時也能夠避免接收端由于解壓失敗導致無謂的狀態遷移,使得整個丟包處理過程變得簡單高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語音丟包處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在LTE移動通信網絡中,VOLTE(Voice Over LTE,基于LTE的語音業務)是在全IP條件下端到端的語音解決方案。語音數據包具有周期性到達、數據包大小相對固定的特點,語音采用自適應多速率(AMR,Adaptive Multi-Rate)壓縮編碼,然后封裝為IP數據包傳輸。例如:最高速率為23.85Kbps的寬帶語音數據包為61個字節。但是AMR中的報文頭RTP/UDP/IPv6就達到60字節,因此空中帶寬的實際利用率只有50%左右。語音靜默數據包大小只有7個字節,但包頭達到60字節,帶寬利用率更低至10%。而ROHC(Robust Header Compression健壯性報頭壓縮,協議RFC3095)可以將這些報文頭(報文頭RTP/UDP/IPv6或者IPv4)壓縮至1至3個字節的程度,帶寬利用率一般可達90%以上。
VOLTE語音數據包在接入網協議中采取UM(Unacknowledged Mode)不確認模式傳輸,在無線鏈路質量變差引起空口丟包或由于業務負荷高無法及時調度引起UE或者基站定時主動丟包。丟包的發生會導致接收端ROHC上下文同發送方不一致,接收端無法獲知接收的數據包對應的正確的時間戳TS,從而在對接收到的數據包進行解壓縮時發生CRC校驗失敗。
然而,在進行發明創造的過程中發明人發現:對于接收端而言,目前當出現校驗失敗的情況時,一般需要通過NACK的方式反饋給發送端且狀態回遷。而在這一過程中,接收端仍然接收已進入發送端待發送隊列的SDU(service Data Unit,服務數據單元包),導致持續解壓失敗,大量的數據包被丟棄。對于發送端而言,由于接收到了接收端反饋的NACK或SNACK,因此需要發送更長的數據包類型以同步接收端的ROHC上下文,導致帶寬利用率下降,浪費空口資源。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語音丟包處理方法及裝置,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在接收端壓縮失敗反饋過程中仍然接收無法正確解壓的數據包且發送端此時需要發更長的數據包浪費空口資源的問題。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語音丟包處理方法,包括:
在確定語音業務數據單元SDU包丟包事件發生且所述丟包事件使得接收端無法正確解析接收到的SDU包時,對待發送隊列中的頭結點SDU包基于健壯性包頭壓縮ROHC協議重新進行頭壓縮,使壓縮后的報文頭中攜帶有用于使接收端獲知所述頭結點SDU包時間戳的指示信息,并將所述頭結點SDU包發送至接收端;
更新本地ROHC壓縮上下文,并根據所述更新后的上下文對待發送隊列中的其余節點的SDU包進行基于ROHC協議重新進行頭壓縮。
可選地,所述確定語音業務數據單元SDU包丟包事件發生包括:檢測到以下事件中的至少一個事件發生:
媒體訪問控制MAC層發送語音SDU失敗;
分組數據匯聚協議PDCP層由于定時器超時丟棄SDU包;
以及接收到接收端發送的負反饋,所述負反饋用于指示接收端對已收到的SDU包校驗失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3808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