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布式儲能參與自動發電控制的協調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36729.4 | 申請日: | 2017-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94802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8-25 |
| 發明(設計)人: | 程亦直;張沛超;季珉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J3/28 | 分類號: | H02J3/28 |
| 代理公司: | 上??剖⒅R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應小波 |
| 地址: | 20024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分布式 參與 自動 發電 控制 協調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布式儲能參與自動發電控制的協調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建立基于BESS集群荷電狀態SOC的集群能量平衡反饋控制結構,并提出兩種基于平均等值SOC的基點功率計算方法;步驟2,針對充放電損耗與電池老化建立BESS的服務成本模型,并基于市場機制,提出無需迭代的分布式控制方法,實現了控制目標在BESS集群內的實時最優分配。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將分布式BESS聚合起來參與電網AGC,既可以有效提高系統頻率質量,又可使儲能用戶通過提供快速AGC服務而獲得更高收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分布式電池儲能系統(BESS),尤其是涉及一種分布式儲能參與自動發電控制的協調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大規??稍偕茉唇尤腚娋W后,其高波動性增大了電網對于自動發電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AGC)爬坡率的需求[1,2]。如果僅依靠常規AGC機組,則會增大機組損耗,而且常規機組的響應時間接近1min[3],難以響應快速AGC信號。而電池儲能系統(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具有ms級的響應速度且易于調度,在參與AGC方面具有巨大優勢,例如,(1)在主電網中,美國聯邦能源監管委員會(federal energyregulatory commission,FERC)在2011年頒布了755號法案,允許BESS參與調頻市場并通過提供快速頻率調整服務來獲得高額補償[4,5];文獻[4,6]研究了BESS參與AGC的容量需求及控制策略;(2)在離網型微電網中,BESS較之常規可控電源能夠更好的維持微電網頻率質量[1]。
未來配電網和用戶側會存在大量分布式BESS。為了達到AGC市場的最小準入容量要求,需要利用聚合器(aggregator)集成多個分布式BESS。同時,較之集中式BESS,集成多個分布式BESS有利于防止“N-1”失效以及解決安裝場地限制等問題,也符合儲能主體多元化的趨勢。電池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動力電池的梯次利用,使得BESS在類型、容量、價格和性能上存在多樣性,如何對其進行協調控制成為儲能應用中的關鍵問題[6-8]。目前,BESS集群聚合器需要解決三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BESS集群內的功率分配問題。BESS參與AGC時被調用的平均功率約僅為最大功率的1/2[5]。這樣,集群內的功率分配就存在較大的優化空間。目前,較多文獻采用荷電狀態(state of charge,SOC)均衡原則[7,9],目的是使各BESS的SOC趨于一致;也有文獻采用按BESS功率或容量等比例分配原則[10]。此外,文獻[6]針對不同電池(鉛酸和全釩液流電池)的特點提出了啟發式分配策略。但是,以上分配策略都僅考慮了技術因素,而未考慮經濟因素。由于電池成本很高,且在參與AGC時會被高頻次調用,故盡量降低成本是聚合器和儲能用戶能夠獲利的關鍵。
其次是BESS集群的能量平衡問題。由于BESS充放電過程存在損耗,其SOC會逐漸降低。如何對BESS補電以保證持續參與AGC是聚合器需解決的另一個問題。文獻[4]提出基于實時SOC值向調度申報基點功率的策略,但實時SOC值主要受所響應的AGC信號影響,不能很好反映充放電損耗;文獻[11]提出了根據BESS內部充放電功率平均值改變基點功率的策略,但本文仿真結果表明該方法的效果有限。
第三個問題是控制系統結構。集中式控制是目前的常用方法。但集中式控制需要建立全系統的控制模型,可擴展性較差。近年來有較多文獻采用一致性算法進行分布式控制[1,7,10]。但這類方法需要多次迭代才能收斂。為提高收斂性,該方法需要強連通的通信網。而為滿足實時性,其控制周期需小至100~200ms[1,10]。這些都對通信提出了很高要求。
參考文獻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3672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