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M50-Sn-Ag-Cu微孔流道自潤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36273.1 | 申請日: | 2017-07-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2078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16 |
| 發明(設計)人: | 史曉亮;劉錫堯;黃玉春;鄧驍斌;閆昭;薛冰;章橋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4 | 分類號: | C22C38/04;C22C38/02;C22C38/42;C22C38/44;C22C38/46;C22C13/00;B22F1/00;B22F9/08;B22F3/105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張秋燕 |
| 地址: | 43007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m50 sn ag cu 微孔 潤滑 復合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M50-Sn-Ag-Cu微孔流道自潤滑復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基體材料、潤滑相以及微孔流道結構,它以M50鋼為基體材料,以Sn-Ag-Cu為潤滑相,微孔流道由潤滑相排布形成,以微孔流道結構為潤滑相實現潤滑的結構形式;
所述微孔流道為若干個,均采用環形排布形式;每環微孔流道以軸向延伸的正弦波形成環形狀,各環正弦波振幅均相等,正弦波的每個波峰處為微孔流道出口,且所述微孔流道出口分布于復合材料和外界的對磨表面;所述微孔流道的結構參數為:每個微孔流道的直徑范圍300μm~500μm,正弦波的振幅在3~5mm范圍內;相鄰兩環微孔流道的間距相等,均在600~1000μm范圍內;
所述的M50-Sn-Ag-Cu微孔流道自潤滑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它以Sn-Ag-Cu球形粉末及M50球形粉末為原料,根據設置的微孔流道的結構參數,采用變換原料粉末料筒送粉,經3D打印制備得到M50-Sn-Ag-Cu微孔流道自潤滑復合材料;
所述M50球形粉末粒徑為55~100 μm;Sn-Ag-Cu球形粉末粒徑為30~60 μm,Sn-Ag-Cu合金中元素Sn、Ag、Cu的質量比值為(50-60):(40-30):5;
所述3D打印的工藝參數:M50球形粉末采用激光功率為1750W~1850W,掃描速度為950~1050mm/min,層厚為0.05~0.15mm,送粉率為5~15g/min;Sn-Ag-Cu球形粉末采用激光功率為1300W~1500W,掃描速度為800~1000mm/min,層厚為0.05~0.15mm,送粉率為5~15g/mi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理工大學,未經武漢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3627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礦山機械用耐磨鋼板
- 下一篇:用于生產設置有涂層的鋼構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