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隧道監測機構和用于隧道的沉降監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26075.7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86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03 |
| 發明(設計)人: | 胡仲春;任高峰;王煥;張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C7/06 | 分類號: | G01C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韓建偉,謝湘寧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隧道 監測 機構 用于 沉降 方法 | ||
1.一種隧道監測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組件和至少一個光纖光柵拉線傳感器(80),所述光纖光柵拉線傳感器(80)與解調儀連接,所述安裝組件包括:
多個連接件(91),設置在隧道(100)的頂部,一個所述光纖光柵拉線傳感器(80)的連接線(81)連接在一個所述連接件(91)上;
至少一個定位件(92),設置在所述隧道(100)的內壁上,所述連接線(81)被所述定位件(92)定位以使所述光纖光柵拉線傳感器(80)安裝在靠近所述隧道(100)內壁的一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監測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92)設置在所述隧道(100)的頂部和底部之間的內壁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監測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92)為輪狀結構,所述連接線(81)繞經所述輪狀結構后與所述連接件(91)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監測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92)為環狀結構,所述連接線(81)穿過所述環狀結構的中心孔后與所述連接件(91)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隧道監測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91)為光纖光柵沉降管,多個所述光纖光柵沉降管沿所述隧道(100)的施工方向依次設置,且所述光纖光柵沉降管的施工方向與所述隧道(100)的施工方向同向,所述光纖光柵沉降管與所述解調儀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監測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纖光柵沉降管包括:
管狀件;
設置在所述管狀件的內表面的四個光纖光柵,以所述隧道(100)為參照,四個所述光纖光柵兩兩一組分別位于所述管狀件的上下兩側,且同組內的兩個所述光纖光柵沿所述管狀件的軸向間隔設置。
7.一種用于隧道的沉降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隧道監測機構,所述沉降監測方法包括:
步驟S1:所述隧道監測機構安裝在隧道已二襯施工完畢部分(101)與隧道掌子面(102)之間;
步驟S2:所述隧道監測機構的光纖光柵拉線傳感器(80)用于監測所述隧道(100)的頂部沉降值ω;
步驟S3:將所述頂部沉降值ω與預設標準沉降值ω0進行比較,以確定所述隧道(100)是否會發生壓塌。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沉降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1中,部分或全部所述連接件(91)上連接有所述光纖光柵拉線傳感器(80)。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沉降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監測機構的連接件(91)為光纖光柵沉降管,
在所述步驟S1中,沿所述隧道(100)的施工方向順次將多個所述光纖光柵沉降管連接在所述隧道(100)的頂部,其中,以靠近所述隧道已二襯施工完畢部分(101)的一個所述光纖光柵沉降管為起始監測件(911),并以所述起始監測件(911)的靠近所述隧道已二襯施工完畢部分(101)的一端為頂部監測起點O,將一個光纖光柵拉線傳感器(80)的連接線(81)連接至所述頂部監測起點O;
在所述步驟S2中,與所述頂部監測起點O連接的所述光纖光柵拉線傳感器(80),用于監測所述頂部監測起點O的起點沉降值ω1。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沉降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S2中,除所述頂部監測起點O以外的監測點的中間沉降值ω2由所述光纖光柵沉降管的監測值和所述起點沉降值ω1共同確定。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沉降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沉降值ω2的確定方法包括:
設置所述頂部監測起點O的所述起始監測件(911)的另一端的中間沉降值ω2為所述起點沉降值ω1與所述起始監測件(911)的監測值之和;
其余的所述光纖光柵沉降管的靠近所述隧道掌子面(102)一端的中間沉降值ω2為上一個所述光纖光柵沉降管的中間沉降值ω'2與該所述光纖光柵沉降管的監測值之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2607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