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厚結構板板底及側模支撐體系的施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25530.1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549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7 |
| 發明(設計)人: | 閔偉佳;曾偉;饒丹;鄭洪;彭亮;李果;牛亮;張滌非;羅利;王晶晶;黃歡歡;許懷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橋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51124 | 代理人: | 張競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板板 支撐 體系 施工 方法 | ||
1.超厚結構板板底及側模支撐體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A、搭設超厚結構板底模和側模支撐體系;
B、安裝超厚結構板底模和側模的模板;
C、超厚板鋼筋綁扎及其固定件的安裝;
D、安裝電子測溫探頭;
E、超厚板隱蔽驗收;
F、墻板、超厚板混凝土澆筑;
其中底模模板(6)的龍骨體系采用主龍骨(1)和次龍骨(2)結合的形式,其中主龍骨(1)和次龍骨(2)相互垂直且平行于底模模板(6),底模模板(6)下方支設有立桿,主龍骨(1)擱置在頂托(3)上,力從頂托(3)傳遞給立桿;側模模板(4)的龍骨體系采用主龍骨(1)和次龍骨(2)結合的形式,其中主龍骨(1)和次龍骨(2)相互垂直且平行于底模模板(6),在側模模板(4)處安裝對拉螺栓(5),并將對拉螺栓(5)與超厚墻板內通長鋼筋(7)進行固定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厚結構板板底及側模支撐體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對拉螺栓(5)與超厚墻板內通長鋼筋(7)進行焊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厚結構板板底及側模支撐體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可調手柄將頂托(3)的力傳遞給立桿。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厚結構板板底及側模支撐體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模板(6)的次龍骨(2)采用木方,且相鄰兩根木方之間的間距小于等于200mm,所述底模模板(6)的主龍骨(1)采用雙鋼管,且主龍骨(1)間距小于等于600mm。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超厚結構板板底及側模支撐體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模模板(4)次龍骨(2)木方截面的長度范圍為50mm至50.5mm,寬度范圍為100mm至100.5mm。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厚結構板板底及側模支撐體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模模板(4)的次龍骨(2)采用木方,且相鄰兩根木方之間的間距小于等于200mm;主龍骨(1)采用雙鋼管,且主龍骨(1)間距小于等于600mm,對拉螺栓(5)采用M14對拉螺栓(5),且對拉螺栓(5)間距按豎向間距小于等于600mm,橫向間距小于等于400mm布置。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超厚結構板板底及側模支撐體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模模板(4)次龍骨(2)木方截面的長度范圍為50mm至50.5mm,寬度范圍為100mm至100.5mm。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厚結構板板底及側模支撐體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模板(6)的厚度為15mm至15.5mm。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厚結構板板底及側模支撐體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模模板(4)的厚度為15mm至15.5mm。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厚結構板板底及側模支撐體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側模模板(4)的主龍骨(1)采用雙鋼管,且側模模板(4)的對拉螺栓(5)設置在側模模板(4)主龍骨(1)的兩根鋼管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未經成都建筑工程集團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2553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