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脫模模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23251.1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861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浦雅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倉市雅興精密沖壓件廠 |
| 主分類號: | B21D45/04 | 分類號: | B21D45/04;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曹孝陳 |
| 地址: | 21543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脫模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模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脫模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是工業生產上用以注塑、吹塑、擠出、壓鑄或鍛壓成型、冶煉、沖壓、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產品的各種模子和工具,簡而言之,模具是用來成型物品的工具,這種工具由各種零件構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構成,它主要通過所成型材料物理狀態的改變來實現物品外形的加工。
傳統的模具分為上模和下模,其上模和下模分開設置,脫模時通過頂針將上模頂開后進行脫模,由于采用頂針進行脫模,使得脫模時容易產生偏差,大大增加了瑕疵品的概率,不僅浪費了材料,而且浪費了時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自動脫模模具,能通過電動折疊桿進行脫模。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脫模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和兩電動折疊桿,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通過兩所述電動折疊桿相連接;
所述電動折疊桿兩端分別與所述上模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模上表面相連接;
所述電動折疊桿與所述上模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模上表面連接處均安裝有旋轉座,從所述旋轉座開始向同一水平面上的兩所述旋轉座相對方向開設有桿槽;
所述下模上安裝有控制面板。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電動折疊桿與所述桿槽相配合。
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控制面板與所述電動折疊桿通過電線相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一種自動脫模模具,該模具通過電動折疊桿進行自動脫模,無需人力,而且使得脫模更加的穩。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自動脫模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上模;2、下模;3、電動折疊桿;4、旋轉座;5、桿槽;6、控制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包括:一種自動脫模模具,包括:上模1、下模2和兩電動折疊桿3,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通過兩所述電動折疊桿3相連接,所述電動折疊桿3兩端分別與所述上模1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模2上表面相連接,所述電動折疊桿3用于所述上模1與所述下模2的分離。
所述電動折疊桿3與所述上模1的下表面和所述下模2上表面連接處均安裝有旋轉座4,所述旋轉座4用于所述電動折疊桿3收攏和打開時的轉動。
從所述旋轉座4開始向同一水平面上的兩所述旋轉座4相對方向開設有桿槽5,所述電動折疊桿3與所述桿槽5相配合,當所述電動折疊桿3收攏時可以收入所述桿槽5內,從而使得所述上模1和所述下模2連接緊密。
所述下模2上安裝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與所述電動折疊桿3通過電線相連接,所述控制面板6用于控制所述電動折疊桿3的開啟和關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一種自動脫模模具,該模具通過電動折疊桿進行自動脫模,無需人力,而且使得脫模更加的穩。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倉市雅興精密沖壓件廠,未經太倉市雅興精密沖壓件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2325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平板電腦殼體沖壓模頂出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電飯鍋連體外殼全自動化生產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