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冗余的直流充電樁BMS電路及通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22032.1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2192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6-16 |
| 發明(設計)人: | 欒磊;徐慶峰;唐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泰開自動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9/03 | 分類號: | G05B9/03 |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誠岳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67 | 代理人: | 邱強 |
| 地址: | 271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冗余 直流 充電 bms 電路 通信 方法 | ||
本發明為一種基于冗余的直流充電樁BMS電路及通信方法,包括CPU、顯示器、后臺系統、BMS通信電路1和BMS通信電路2,其中CPU一端與BMS通信電路1和BMS通信電路2連接,另一端與顯示屏連接,在CPU與顯示屏之間設有告警通信線與后臺系統連接,使用本發明實現了智能控制策略具有智能控制并自動切換兩路BMS通信電路,采用隔離電源以及保護電路和濾波電路,采用本發明即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又實現了現有BMS通信電路的不穩定性,提高設備在線率,降低維修難度,為電動汽車非車載充電機提供了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傳導式非車載電動汽車充電技術,為新能源電動汽車進行充電的直流充電樁用BMS通信系統,包括電路及其通信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發展,能源耗竭、短缺、生態環境污染已經使人類感到了危機,且面臨著嚴峻挑戰,所以發展綠色能源勢在必行。特別最近幾年,發展電動汽車,倡導綠色出行,實現交通能源全面轉型,已成為全球交通行業中的趨勢。在我國政府的大力推動支持下,電動汽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當然也被國務院確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今根據國家頒布的充電標準,非車載傳導式充電作為我國目前新能源汽車充電的首選充電方式,直流充電樁作為其中的一個分支,在市場中具有廣泛的應用,直流充電樁中的BMS通信負責控制整個充電流程的正常進行,提高BMS通信的穩定性以及使用壽命具有重大意義。
BMS通信是指傳導式充電方式的電動汽車非車載充電機與BMS之間的通信,是基于控制器局域網(CAN)的通信,國家標準對其通信做出了相關的規定,鑒于使用環境的復雜性以及非車載充電機和電動汽車之間的CAN電路的不穩定性,對其進行深入研究,找到一種能夠提高通信穩定性的方法,目前基于公交公司的非車載充電機應用基本上是全天不輪休式充電,現有技術缺點是只有一路BMS通信電路,電路的抗干擾保護措施不足,當其損壞后整樁處于無法充電狀態。如何提高通信電路的穩定性,進一步地提高非車載充電機的在線率,降低維修難度。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專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冗余的直流充電樁BMS電路及通信方法,適合于傳導式充電非車載直流充電機、直流充電樁,具有高強度隔離以及抗干擾保護,具有良好的控制策略。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專利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基于冗余的直流充電樁BMS電路,包括CPU、顯示器、后臺系統、BMS通信電路1和BMS通信電路2,其中CPU一端與BMS通信電路1和BMS通信電路2連接,另一端與顯示屏連接,在CPU與顯示屏之間設有告警通信線與后臺系統連接;
所述BMS通信電路1和BMS通信電路2分別由CAN控制器(U15、U18)、CAN收發器(U17、U20)、磁耦隔離(U16、U19)、共模電感(L1、L2)、保護電路(T7、T8)、匹配電阻(R41、R42、R43、R45)、隔離電源(U14)以及外圍電路組成;
主電路為CPU通過SPI總線(SPI1_MISO、SPI1_MOSI、SPI1_SCK)、片選信號線(SPI1_CS1、SPI1_CS2)以及控制線(SPI1_INT1、SPI1_INT2)分別連接到CAN控制器(U15、U18)的Pin12、Pin13、Pin14、Pin15、Pin16引腳,R158、C127和R159、C137組成CAN控制器(U15、U18)的上電復位電路,上電復位電路通過Pin17和Pin18與CAN控制器連接;
R132、Y2、C109、C110和R133、Y3、C111、C112組成CAN控制器(U15、U18)的時鐘電路,該時鐘電路通過Pin7和Pin8引腳與CAN控制器(U15、U18)連接;
CAN控制器(U15、U18)的Pin1、Pin2引腳分別連接至磁耦隔離(U16、U19)的Pin4、Pin5用于串行數據的收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泰開自動化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泰開自動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2203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