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平地震力作用下隧道曲邊墻三維破壞形狀的定位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20196.0 | 申請日: | 2017-06-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39121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9 |
| 發明(設計)人: | 安永林;胡文軒;岳健;歐陽鵬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E21F17/00 | 分類號: | 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匯智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宋向紅 |
| 地址: | 411201 ***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平 地震 力作 隧道 曲邊墻 三維 破壞 形狀 定位 方法 | ||
1.一種水平地震力作用下隧道曲邊墻三維破壞形狀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順序的步驟:
(1)根據隧道所在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獲得隧道水平地震作用加速度;
(2)根據圍巖等級情況,獲得圍巖相關力學參數;
(3)計算曲邊墻三維破裂面處的內能耗散功率;
(4)計算破裂范圍體內地震荷載所做的外力功率;
(5)構建含有地震外力功率和內能耗散功率的泛函;
(6)根據變分法求極值的條件,確定曲邊墻三維破裂面形狀函數;
(7)根據位移、應力邊界條件,以及能量守恒定律,確定三維破裂面形狀函數的系數值;
(8)根據破裂面形狀函數及其系數值,繪制曲邊墻破裂面三維形狀圖;
具體過程如下:
(一)由以下公式計算曲邊墻三維破裂面處的內能耗散功率:
式中:ED為內能耗散功率;L為破裂面在邊墻上投影長度的一半;σci為完整圍巖巖石的抗壓強度;σtm為圍巖的抗拉強度;A、B為圍巖參數,可以查閱相關表格獲得;f(x)為破裂面形狀母線函數,f'(x)為f(x)的切線斜率,即一階導數;x為破裂面形狀母線函數f(x)中的x坐標值;v為破裂面上的間斷速度;
(二)地震荷載所做的外力功率為:
式中:We為地震荷載所做的外力功率;ηc為綜合影響系數,巖石地基的明洞采用0.2,其它采用0.25;a為水平地震作用加速度,由步驟(一)確定;g為重力加速度;γ為圍巖重度;為推導方便,令R為曲邊墻的半徑;
(三)由地震外力功率和內能耗散功率構建的泛函如下:
式中:ξ為地震外力功率和內能耗散功率之差;
稱為泛函數;
(四)步驟(三)中的泛函存在極值時,則由泛函的變分原理,可得其對應的歐拉方程為:
求解可得:
式中:ψ=ψ[f(x),f'(x),x];c2是對歐拉方程求解并進行積分而得的常系數;
(五)步驟(四)中系數c2由以下步驟確定:
(a)由對稱性可知,在破裂面頂部,其斜率為0,即f'(x)=0,
可以求得:c2=0;
從而:
式中:c3為f'(x)積分而得的系數;
(b)由幾何條件:
可得,
式中:H為邊墻坍塌頂到邊墻破裂位置的水平距離;h為邊墻坍塌頂到邊墻中部的距離;R為曲邊墻的半徑;c3為函數f'(x)積分而得的系數,與步驟(5)中(a)的c3一致;
(c)由能量守恒原理,即外力功率與內能耗散功率相等,可得:
聯立步驟(5)中的(b)和(c)中公式即可求得L和H,從而確定f(x)的形式;
(d)破裂面形狀母線函數f(x)繞Z軸旋轉,即可得到三維破裂面函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水平地震力作用下隧道曲邊墻三維破壞形狀的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結合求得的三維破裂面函數z=f(x,y),及結合圍巖相關參數及隧道所在區的水平地震動加速度,即可繪制曲邊墻三維破裂面的形狀,從而確定地震下曲邊墻的加固范圍;并且根據破裂面在邊墻上的范圍2L,與隧道實際邊墻的高度、寬度進行比較,如果邊墻高度、寬度>2L,則地震下,邊墻不會破壞;否則邊墻會破壞,從而可以評估地震下邊墻的安全性;進一步通過積分,則可獲得地震下曲邊墻破壞的體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科技大學,未經湖南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20196.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