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音頻信號處理方法及電子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18007.6 | 申請日: | 2017-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933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27 |
| 發明(設計)人: | 丁琦城;姚涔 | 申請(專利權)人: | 聯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 | 分類號: | G06F3/01;G06F3/16;G10L21/02;H04S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安之斐 |
| 地址: | 100085***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音頻 信號 處理 方法 電子設備 | ||
一種音頻信號處理方法,應用于電子設備,所述方法包括:獲取與所述電子設備相關的場景信息;生成待輸出的第一音頻信號;基于所述場景信息對所述第一音頻信號進行處理,得到第二音頻信號;輸出所述第二音頻信號。其中,所述獲取與電子設備相關的場景信息包括:通過圖像傳感器采集所述電子設備所在的真實場景來獲取的場景信息;或者獲取所述電子設備呈現的虛擬場景對應的場景信息。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音頻信號處理方法及電子設備,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所述場景信息來處理音頻信號的處理方法及電子設備。
背景技術
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技術以及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技術作為一種能夠使用戶在創造的虛擬場景或虛擬與現實結合的場景中獲得沉浸式體驗的技術,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如何提高虛擬場景的給用戶帶來的真實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通常,虛擬場景的真實感主要來自于視覺上的沉浸感以及聲音上的真實感,而為了提高聲音上的真實感,現有技術通常會考慮在虛擬場景中聲音源的位置來模擬在真實場景的聲音傳播,諸如聲音源在虛擬場景中的左側,則設備的左聲道輸出該聲音源對應的聲音。
然而,對于在真實環境中的聲音來說,聲音所在的場景對于聲音的傳播也有很大的影響(例如,相同的聲音在室內和在室外聽到的效果是不同的)。這使由于物體在發出聲波之后,聲波經由空氣傳播接觸到場景中的障礙物的表面發生反射形成回聲,而通常音源發出的聲音會產生來自各個方向的回聲,這些回聲混合在起形成混響,此外,聲音在傳播過程中也會被場景中的一些障礙物吸收一部分,因此,在虛擬場景中模擬真實聲音不僅要考慮聲音源的位置對聲音傳播的影響,而且還要考慮當前場景對聲音的影響。
鑒于此,期望提供能夠一種能夠基于所在場景的場景信息來增強虛擬場景中的聲音的真實感。
發明內容
鑒于以上課題完成本發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音頻信號處理方法及電子設備以改善在虛擬場景中聲音的真實感。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音頻信號處理方法,應用于電子設備,所述音頻信號處理包括:獲取與所述電子設備相關的場景信息;生成待輸出的第一音頻信號;基于所述場景信息對所述第一音頻信號進行處理,得到第二音頻信號;輸出所述第二音頻信號。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獲取與電子設備相關的場景信息包括:通過圖像傳感器采集所述電子設備所在的真實場景來獲取的場景信息;或者獲取所述電子設備呈現的虛擬場景對應的場景信息。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其中,所述基于所述場景信息對所述第一音頻信號進行處理包括:檢測在場景中的至少一個環境對象;獲取所述環境對象的吸聲系數,以及相對于所述環境對象的距離信息;基于至少一個所述吸聲系數以及至少一個所述距離信息處理所述第一音頻信號。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音頻信號處理方法還包括:當所述第一音頻信號由所述場景信息中環境對象生成時,獲取所述環境對象在場景中的方位信息;基于所述方位信息,至少一個所述吸聲系數以及至少一個所述距離信息,處理所述第一音頻信號。
此外,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音頻信號處理方法還包括:當所述真實場景和/或虛擬場景信息發生變化時,重新獲取與所述電子設備相關的場景信息;以及基于所述新獲取的場景信息對所述第一音頻信號進行處理。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包括:圖像傳感器,用于采集所述電子設備所在的真實場景;存儲器,用于存儲計算機程序指令;處理器,用于運行存儲器上存儲的所述計算機程序以執行以下功能:獲取與電子設備相關的場景信息;生成待輸出的第一音頻信號;基于所述場景信息對所述第一音頻信號進行處理,得到第二音頻信號;輸出所述第二音頻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聯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經聯想(北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1800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