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城市人工河道水體生態修復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16346.0 | 申請日: | 2017-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65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0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宏旺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毅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9/14 | 分類號: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譽鑫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 地址: | 264006 山東省煙臺市經***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城市 人工 河道 水體 生態 修復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城市人工河道水體生態修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城市人工河道水體生態修復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城鎮化率的逐年提高,部分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以及初期雨水排放至城市人工河。大量的富營養及其它有害物質迅速進入人工河,引起藻類及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導致水體中溶解氧短期內迅速被消耗,加之人工河自身缺乏有效的循環,復氧能力差的外界條件,水質嚴重惡化并引發黑臭,最終人工河的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不僅失去了其原有的景觀性,更影響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構建城市人工河的生態系統,恢復其良性可持續的生態功能是治理人工河的關鍵。多年來,國內外諸多學者對河道治理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顯著的成果。目前河道治理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物理技術;物理技術是指通過人工機械手段實現治理河道目的。主要包括截污分流、引水沖污和底泥疏浚、曝氣復氧等。截污分流是從根本上解決水體黑臭的方法,但因其涉及到水利市政及相關企業等部門,需要政府協調各方;除此之外,工程量大的劣勢也決定了該方法不是短期內治理河道的優選方法。引水沖污是用潔凈水置換原河水的一種方法,通過對有害物質不斷稀釋,降低其在水體中的濃度,以此達到消除黑臭的目的。該方法需要大量干凈水,致使治理成本高昂,因此其很難在實際中應用;底泥疏浚極易破壞原河道生態系統并且工程量大,所以該方法不是最佳優選方法。
(2)化學技術;化學技術是指在河道水體中噴灑滅藻劑、殺菌劑及絮凝劑之一或多種達到治理目的。該方法成本高,易導致二次污染。所以從目前所報道的專利來看,化學技術是其它治理河道技術的輔助手段。
(3)生物技術;生物技術是一類以天然水體或篩選培養的土著微生物菌以及其它菌為主體,通過其自身新城代謝作用降低水體中有機物含量的統稱。從目前專利來看主要包括投加菌劑、生物膜和曝氣復氧操作技術。微生物對初始水體環境要求比較高,如果不通過特定方法為其提供利于生長的環境,將會明顯降低該方法的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克服現有河道治理的至少一個缺陷,提供一種城市人工河道水體生態修復方法,可從源頭上對污染進行預處理,降低源頭污染;構建并長期維持人工河道生態系統,從根本上改善河道水質和恢復自凈能力。除此之外,該系統及方法施工工程量低,成本較低,適于推廣應用。
特別地,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城市人工河道水體生態修復方法,其中,河道,所述河道具有兩個相對設置的河岸,以及沿所述河道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的多個跌水壩;每個所述河岸上設置有多個雨水出水口。所述城市人工河道水體生態修復方法可包括:
對河道污染源進行預處理,包括:在每個所述雨水出水口處設置第一攔截網裝置,在每個所述雨水出水口的下方預設距離處設置有包括殺菌物質的環保型沙包;以及在每個所述跌水壩處設置第二攔截網裝置;
利用殺菌劑和絮凝劑對所述河道中的水體進行初凈化,且根據所述河道的不同區域的污染程度確定各個區域接收所述殺菌劑和所述絮凝劑的接收量;
向所述河道中的水體中投加復合菌劑;且根據所述河道的不同區域的底泥的污染程度確定各個區域接收所述復合菌劑的接收量;
設置多個包括水草的人工浮島,以及在所述人工浮島上的水草初步掛膜后噴灑土著微生物;且根據所述河道的不同區域的污染程度確定每相鄰兩個所述人工浮島之間的距離;
向所述河道中的水體中投放水生動物;且根據所述河道的不同區域的污染程度確定各個區域接收所述水生動物的接收量;
重復投加所述土著微生物,以使土著微生物群形成優勢群落。
進一步地,每個所述第一攔截網裝置包括孔徑為1cm至2cm的不銹鋼絲網;
每個所述第二攔截網裝置包括固定鋼管、鋼條和魚絲網;所述鋼管固定于所述河道,所述魚絲網安裝于所述固定鋼管,所述鋼條配置成固定所述魚絲網的水下部分;
所述預設距離為28cm至32cm。
進一步地,所述殺菌劑為石灰乳;所述絮凝劑為聚合氯化鋁;且所述殺菌劑的濃度為10-50ppm;所述絮凝劑的濃度為50-100ppm。
進一步地,每個所述人工浮島還包括:
多個均勻分布的花盆,每個所述花盆內種植有所述蘆葦和/或所述香蒲;
穿插于所述水草的鐵絲,所述鐵絲配置成直接或間接地固定于所述河道的底部。
進一步地,所述復合菌劑包括EM活性液。
進一步地,所述水生動物包括濾食性動物、雜食性動物,以及貝類和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毅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毅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1634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建筑工地用一體化排污設備
- 下一篇:河道底泥修復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