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生成射頻信號的射頻信號合成器電路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16307.0 | 申請日: | 2017-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5659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A·門克霍夫;Z·布斯 | 申請(專利權)人: | 英特爾IP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00 | 分類號: | H04B1/00;H04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龍淳 |
| 地址: | 美國加利***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生成 射頻 信號 合成器 電路 方法 | ||
本申請涉及生成射頻信號的射頻信號合成器電路及方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射頻信號合成器電路,包括:數模轉換器,配置為針對時鐘信號的每一個時鐘周期生成模擬輸出信號,以提供射頻信號;以及受控振蕩器,用于生成時鐘信號。受控振蕩器配置為在第一操作模式下在第一頻率范圍中改變用于射頻信號的時鐘信號的周期時間,或者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在第二頻率范圍中維持用于射頻信號的恒定周期時間,第二頻率范圍不同于第一頻率范圍。
技術領域
示例涉及用于生成射頻信號的射頻信號合成器電路,例如用于移動電信設備。
背景技術
現代RF發送器支持多種頻段。用于與若干第三代合作伙伴(3GPP)標準兼容的移動電信網絡的發送器可能需要支持以下頻帶或頻率范圍:
·頻帶5、6、8、12、13、14、17、18、19、20、26、27、28、44,698....915MHz之間的4個低頻帶。
·3個中頻帶,1428...1463MHz下的頻帶11和21加上1626...1661MHz下的頻帶24。
·1710...2025MHz之間的14個高頻帶:頻帶1、2、3、4、9、10、23、25、33、34、35、36、37、39。
·2300...2690MHz之間的5個2.5GHz頻帶:頻帶7、30、38、40、41。
·3400...3800MHz之間的2個3.5GHz頻帶:頻帶42和43。
·4個GSM頻帶。
假設單個受控振蕩器(DCO)的最低和最高支持頻率范圍之間的比率通常在1.3至1.4左右,則需要多個DCO來滿足這種兼容性要求。對于極坐標發送器(polartransmitter),還必須考慮瞬時頻率調制范圍,進一步降低單個DCO支持的載波頻率范圍。為了支持一個或若干傳輸頻帶,每一個DCO都附加地需要相關聯的數模轉換器(DAC)和上采樣濾波器鏈??偠灾褂玫腄CO越多,設計、布局、測試和驗證相關聯的發送(Tx)鏈需要更多的工程時間,每一個發送鏈(transmit chain)都由引線、數字濾波器、DCO和DAC構成。附加地,每一個發送鏈都需要大量的芯片面積并有助于整體功耗。
減少DCO的數量以節省芯片面積、生產成本以及設計、布局、測試和驗證的工程時間將是有益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射頻信號合成器電路,包括:數模轉換器,配置為針對時鐘信號的每一個時鐘周期生成模擬輸出信號以提供射頻信號;以及受控振蕩器,用于生成所述時鐘信號,所述受控振蕩器配置為在第一操作模式下在第一頻率范圍中改變用于射頻信號的時鐘信號的周期時間,或者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在第二頻率范圍中維持用于射頻信號的恒定周期時間,所述第二頻率范圍不同于所述第一頻率范圍。
此外,提供一種用于生成射頻信號的方法,包括:使用數模轉換器,針對時鐘信號的每一個時鐘周期生成模擬輸出信號以提供所述射頻信號;以及在第一操作模式下在第一頻率范圍中,改變用于射頻信號的時鐘信號的周期時間,或者在第二操作模式下在第二頻率范圍中,維持用于射頻信號的恒定周期時間,所述第二頻率范圍不同于所述第一頻率范圍。
此外,提供一種用于生成射頻信號的方法,包括:在第一操作模式下,在第一頻率范圍中改變時鐘信號的周期時間以生成射頻信號;使用數模轉換器,針對所述時鐘信號的每一個時鐘周期生成模擬輸出信號;將所述射頻信號的頻率范圍改變到第二頻率范圍,所述第二頻率范圍不同于所述第一頻率范圍;在第二操作模式中,維持所述時鐘信號的恒定周期時間,以在所述第二頻率范圍中生成所述射頻信號;以及使用所述數模轉換器,針對所述時鐘信號的每一個時鐘周期生成模擬輸出信號。
此外,提供一種包括發送器電路的移動電信設備,所述發送器電路包括:根據本發明的射頻信號合成器電路;以及功率放大器,配置為放大所述射頻信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英特爾IP公司,未經英特爾IP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163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