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煤礦救援蛇形機器人及其煤礦救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15782.6 | 申請日: | 2017-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391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9-01 |
| 發明(設計)人: | 侯媛彬;白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5J9/06 | 分類號: | B25J9/06;B25J5/00;B25J9/18;B25J11/00;B25J17/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啟誠專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0 | 代理人: | 馮亮 |
| 地址: | 710054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煤礦 救援 蛇形 機器人 及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煤礦救援蛇形機器人,包括機器人本體和機器人控制系統;機器人本體包括從前到后依次設置的第一單元模塊、第二單元模塊、第三單元模塊、第四單元模塊和第五單元模塊;機器人控制系統包括主控制器和電源模塊,以及與主控制器相接的USB?RS232轉換模塊和通過通信模塊與主控制器相接的上位計算機;主控制器的輸入端接有避障模塊和夜視攝像頭,避障模塊的輸入端接有障礙物檢測單元,障礙物檢測單元包括第一超聲波傳感器、第二超聲波傳感器和紅外傳感器;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煤礦救援蛇形機器人的煤礦救援方法。本發明實現方便且成本低,煤礦救援蛇形機器人的體積小,避障和越障的功能強,對路面的適應能力強,便于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器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煤礦救援蛇形機器人及其煤礦救援方法。
背景技術
1972年,日本東京大學的Hirose教授率領其科研團隊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蛇形機器人ACM(Active?Cord?Mechanism),隨著研究的深入,出現了一系列的蛇形機器人,如ACM-R3機器人、ACM-R5機器人;經過機器人防水處理后,ACM-R5又可實現水下的自由游動,其游動速度最低為0.9m/min。由美國密歇根大學研制的OmniTread機器人,該機器人總長度1270mm,總質量13.6kg,最高爬行速度可達到0.1m/s,最高可翻越457mm高障礙物、跨660mm壕溝,其最大側翻角度為22°、最小轉彎半徑530mm。除此之外,德國國家信息技術研究中心先后研制出GMD-Snake和GMD-Snake2蛇形機器人,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研究了用于攀爬的模塊化蛇形機器人,挪威科技大學研制了無輪式的蛇形機器人Aiko?和Kullo等等。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所于2001年研制出一種模塊化可重構的蛇形機器人,隨著研究的深入,該所研制出了三維蛇形機器人巡視者Ⅱ和探查者Ⅲ。巡視者Ⅱ全長約1.2m,組成巡視者Ⅱ的模塊為模塊化萬向單元,具有俯仰、偏航和回轉3自由度。回轉自由度的增加使機器人具有更高的運動靈活性,探查者Ⅲ可實現水陸兩棲復雜環境的運動。
綜上所述,國內外蛇形機器人的研究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然而,目前的蛇形機器人還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①大多采用單軸轉動關節,只具有平面運動能力;②由三軸轉動結構組成的蛇形機器人能實現三維運動,但對舵機的輸出力矩要求很高,從而導致機器人的尺寸大、功耗大、造價昂貴;③由于蛇體結構尺寸大,導致運動效果不理想,要想達到理想的運動效果,就需要實現蛇形機器人小型化;④當機器人遇到低矮障礙時,或外界干擾引起身形發生大幅度變化時,很難順利完成翻越運動?,F有技術中還缺乏能夠很好地滿足煤礦救援需求的蛇形機器人。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煤礦救援蛇形機器人,其結構簡單,設計新穎合理,實現方便且成本低,煤礦救援蛇形機器人的體積小,避障和越障的功能強,對路面的適應能力強,實用性強,便于推廣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科技大學,未經西安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15782.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河道污染物緊急攔截器
- 下一篇:凈水器濃水回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