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窄邊框觸控模塊結構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14124.5 | 申請日: | 2017-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296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29 |
| 發明(設計)人: | 林仲宏;黃彥衡;陳柏林;劉法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41 | 分類號: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邊框 模塊 結構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發明是公開一種窄邊框觸控模塊結構及其制造方法,其中,窄邊框觸控模塊結構,包括一框架、一基板、一第一光學膠層、一第一透明導電層、一金屬線路層、一第一緩沖層、一第一黑化層、一第二光學膠層、一第二透明導電層、一第三光學膠層以及一保護玻璃層。該框架包括一框架內表面以及一框架外表面,該框架外表面與該框架內表面相對。其特征在于,在該第一緩沖層上設置該第一黑化層,當外部光線射向該第一金屬線路層表面時,外部光線被該第一黑化層吸收。本發明同時揭露一種一種窄邊框觸控模塊結構的制造方法。藉由上述的結構及方法,本發明可有效消除金屬線路層造成的反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為一種窄邊框觸控模塊結構及其制造方法,特別是一種藉由將金屬線路層做黑化處理,進而有效消除金屬線路層造成的反光的窄邊框觸控模塊結構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請參考圖1所示,習知技術的電容式觸控模塊結構(5)先將觸控感測器(50)與保護玻璃(51)以一第一光學膠(52)貼合形成觸控面板后,再將液晶模塊(53)以第二光學膠(54)貼附于觸控面板下方形成觸控模塊(touch display module),最后再把該電容式觸控模塊結構(5)組裝于整機的框架(55)中。
其中,為了遮光或遮色,保護玻璃(51)下表面外圍設有一油墨層(510)。
請參考圖2所示,習知技術的窄邊框觸控模塊結構(6)包括一框架(60)、一基板(61)、一第一光學膠層(62)、一第一薄膜層(63)、一金屬線路層(64)、一第二光學膠層(65)、一第二薄膜層(66)、一第三光學膠層(67)以及一保護玻璃層(68)。
該框架(60)包括一框架內表面(600)以及一框架外表面(601),該框架外表面(601)與該框架內表面(600)相對。該基板(61)設置在該框架內表面(600)上。該第一光學膠層(62)設置在該基板(61)上。該第一薄膜層(63)設置在該第一光學膠層(62)上。
該金屬線路層(64)為導電結構,且該金屬線路層(64)設置在該第一薄膜層(63)上。該第二光學膠層(65)設置在該第一薄膜層(63)上,且該第二光學膠層(65)包覆該金屬線路層(64)。該第二薄膜層(66)設置在該第二光學膠層(65)上。該第三光學膠層(67)設置在該第二薄膜層(66)上。該保護玻璃層(68)設置在該第三光學膠層(67)上,該保護玻璃層(68)外圍設有一油墨層(680)。
由于上述窄邊框觸控模塊結構(6)為窄邊框設計,因應此需求,須將觸控面板導線的線寬線距縮小,而細線路的設計會使用到銅、銀等金屬線路層,且此金屬線路層(64)會盡量靠近視窗區,導致金屬線路層(64)距離可視區(view area)沒有足夠空間,側視時可見金屬線路層(64)造成的反光,反光容易使人眼視覺疲勞。
因此,如何設計出一有效消除金屬線路層造成的反光的窄邊框觸控模塊結構及其制造方法,即成為相關設備廠商以及研發人員所共同期待的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人有鑒于習知技術的觸控模塊結構的金屬線路層容易造成反光的缺失,乃積極著手進行開發,以期可以改進上述既有的缺點,經過不斷地試驗及努力,終于開發出本發明。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一種窄邊框觸控模塊結構。
本發明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種窄邊框觸控模塊結構的制造方法。
為了達成上述的目的,本發明的窄邊框觸控模塊結構,包括一框架、一基板、一第一光學膠層、一第一透明導電層、一金屬線路層、一第一緩沖層、一第一黑化層、一第二光學膠層、一第二透明導電層、一第三光學膠層以及一保護玻璃層。
該框架包括一框架內表面以及一框架外表面,該框架外表面與該框架內表面相對。該基板設置在該框架內表面上。該第一光學膠層設置在該基板上。該第一透明導電層設置在該第一光學膠層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業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業成光電(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141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