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晶顯示面板和液晶顯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11009.2 | 申請日: | 2017-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9213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5 |
| 發明(設計)人: | 潘俊;鄧天應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TCL新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3357 | 分類號: | G02F1/13357;G02F1/133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 |
| 地址: | 518052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中***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晶顯示 面板 液晶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液晶顯示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量子棒液晶顯示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液晶顯示裝置通常包括背光模組和液晶顯示面板,液晶顯示面板自身不發光,需要背光模組提供充足的亮度與分布均勻的光源,從而使顯示面板能夠正常顯示圖像。現有技術中,為了提高色彩顯示指數,實現廣色域及超高畫質顯示,通常在液晶顯示面板中采用量子點顯示技術,但由于量子點自身的抗水解性及抗氧化性較差,一般將量子點封裝于玻璃管或光學膜片內,以隔絕空氣和水汽;并且量子點為零維半導體材料,在受到光激發后產生不帶極性的散射光,導致液晶顯示存在顯示圖像難處理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液晶顯示面板,旨在解決傳統的量子點液晶顯示面板由于量子點激發后產生不帶極性的散射光,導致液晶顯示圖像難處理的技術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的液晶顯示面板,包括第一光學層組、第二光學層組及夾置于所述第一光學層組與第二光學層組之間的液晶層;所述液晶顯示面板還包括至少一個量子棒層,所述量子棒層為由多個紅色量子棒、綠色量子棒及藍色量子棒混合而成的混色量子棒層,所述混色量子棒層設于所述第一光學層組和/或第二光學層組內。
優選地,所述混色量子棒層為一個,且所述混色量子棒層設于所述第一光學層組內。
優選地,所述第一光學層組包括沿背光模組出光方向依次設置的第一偏光片、第一玻璃基板及配向膜,所述混色量子棒層貼合所述第一玻璃基板設置或所述混色量子棒層設置在所述第一偏光片內。
優選地,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保護膜、三醋酸纖維素層(TAC層)、聚乙烯醇層(PVA層)、粘著劑層(PSA層)以及離型膜層,所述混色量子棒層設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內的所述PVA層或PSA層。
優選地,所述量子棒層由至少三個單色量子棒層組合而成,多個所述單色量子棒層中紅色量子棒層、綠色量子棒層及藍色量子棒層各至少一個;多個所述單色量子棒層設于所述第一光學層組和/或第二光學層組內。
優選地,所述量子棒層由三個單色量子棒層組合而成,三個所述單色量子棒層中紅色量子棒層、綠色量子棒層及藍色量子棒層各一個;所述紅色量子棒層、綠色量子棒層及藍色量子棒層按照沿背光模組的出光方向由近及遠設置。
優選地,所述量子棒層的量子棒由無機鈣鈦礦材料(CsPbX3,其中X=Cl、Br、I)制成。
優選地,所述量子棒層的量子棒由第II主族與第IV主族中的元素形成的第一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種、第III主族與第V主族中的元素形成的第二化合物中的任意一種、第一化合物和/或第二化合物中的多種包覆形成的核殼結構化合物或者摻雜納米晶材料制成。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還提出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液晶顯示面板;以及背光模組,所述背光模組用以向所述液晶顯示面板提供光源。
優選地,所述背光模組提供的光源為波長小于藍光的波長,光能量強于藍光能量的光源。
本發明液晶顯示面板通過在第一光學層組和/或第二光學層組內設置量子棒層,其中量子棒層為由多個紅色量子棒、綠色量子棒及藍色量子棒混合而成的混色量子棒層;量子棒為具有一維結構的半導體納米材料,自身具有一定的極性,在吸收非偏振光線后,其長軸方向可激發出比原入射光源波長更長的偏振光線;混色量子棒層中的各色量子棒在受到激發光源的激發后,各自發出帶有極性的偏振光,紅、綠、藍三色極性偏振光混合形成帶有極性的白色偏振光;相較于傳統的量子點液晶顯示面板,由于量子點為零維材料,在受到激發光源的激發后所生的光線為不帶極性的散射光導致液晶顯示存在顯示圖像難處理的問題。本發明液晶顯示面板采用帶有極性的量子棒代替傳統的量子點,在實現廣色域、超高畫質顯示的同時還能避免產生不帶極性的散射光而導致液晶顯示存在顯示圖像難處理的問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液晶顯示面板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液晶顯示面板設有混色量子棒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混色量子棒層設于第一偏光片內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液晶顯示面板設有單色量子棒層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液晶顯示裝置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TCL新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TCL新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1100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高光效面陣式液晶背光源
- 下一篇:FFS型液晶顯示面板的配向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