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清蠟劑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09989.2 | 申請日: | 2017-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843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24 |
| 發明(設計)人: | 任建平;薛焱璟;陳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雄泰紡織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8/524 | 分類號: | C09K8/5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風雅頌專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馬驍 |
| 地址: | 213102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清蠟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清蠟劑,屬于油田化學應用領域。
背景技術
我國原油大多為含蠟原油,在長距離管道輸送過程中,隨溫度變化在管道中形成了一層厚而密實的蠟層,在管道輸量較低的情況下,從經濟角度考慮,為了減少原油管道沿途熱量損失,管道必須清蠟。長輸管道清蠟方法主要有清管器清管,由于管道結蠟厚度極為不均勻,清管器清管很容易造成卡球。因此溶劑清蠟是油田管道普遍采用的清蠟方法,此方法是將管壁蠟沉積層溶解,從而實現清蠟目的?;瘜W清防蠟劑主要油溶型和水溶型清蠟劑,油溶型清防蠟劑的優點是:對原油適應性較強;溶蠟速度快,加入油井后見效快;產品凝固點低,在冬季使用也很方便,其缺點是:相對密度小,燃點低,易著火,使用時必須有嚴格防火措施;水溶型清防蠟劑的優點相對密度較大,使用安全,無著火危險,其缺點是加入油井見效速度較慢。而目前市場上的清蠟劑產品一般由溶蠟性能較好的混苯或粗苯構成,雖然溶蠟效果較好,但其中的混苯或粗苯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對人體危害較大。
因此,亟待尋找一種溶蠟效果好,安全性能高,不易對人體產生危害的清蠟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針對傳統的清蠟劑溶蠟效果差,見效速度慢,且安全性能低,對人體危害較大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復合清蠟劑。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復合清蠟劑,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40~50份微乳液、30~40份混合漿料和2~4份增稠劑;
所述的微乳液按重量份數計,包括:20~30份表面活性劑、5~10份助表面活性劑、10~20份植物油、2~5份乳化劑、0.2~0.4份金屬螯合劑和100~120份水;
所述混合漿料的制備方法為:按重量份數計,分別選取3~5份納米二氧化鈦、4~6份石英石、15~20份硅藻土、3~5份蛭石、1~3份α-烯基磺酸鈉、2~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70~90份異丁醇,混合后加入球磨機中,球磨1~2h后出料,得混合漿料。
所述的增稠劑為玉米淀粉、卡拉膠、甲基羥乙基纖維素和阿拉伯膠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的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二烷基硫酸鈉、月桂基兩性醋酸鈉、山梨醇酐單硬脂酸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的助表面活性劑1,2-丙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無水乙醇中一種。
所述的植物油為花生油、芝麻油、大豆油、橄欖油和菜籽油中的一種或多種。
所述的乳化劑為油酸、亞油酸和乙氧基化蓖麻油中的一種。
所述的金屬螯合劑為三乙醇胺、乙二胺四乙酸二鈉、乙二胺四乙酸四鈉、羥乙二磷酸中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與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術效果是:
(1)本發明制得的復合清蠟劑中加入微乳液,即水包油型清蠟劑,將水基清蠟劑和油基清蠟劑有效的結合在一起,不僅能夠快速溶解蠟晶,克服了油基型清蠟劑毒性大,對人體傷害較大的缺點,而且有著與水基清蠟劑相似的外表面性質,所以使用安全性高,毒性小,這種乳狀液加入油井后,在井底溫度下進行破乳而釋放出,對蠟具有良好溶解性能;
(2)本發明制得的復合清蠟劑中加入混合漿料,其中的納米粒子和硅藻土等物質混合后可以對蠟狀物質產生吸附聚結作用,可提高微乳液的飽和溶蠟量,與表面活性劑和異丁醇溶劑等成分協同后不僅可以提高微乳液的穩定性和可溶蠟速率,而且大大提高微乳液的密度,不易著火。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雄泰紡織品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雄泰紡織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0998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