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氧化鋯陶瓷著色方法及移動通信設備外殼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09419.3 | 申請日: | 2017-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116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吉 | 申請(專利權)人: | 瑞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41/81 | 分類號: | C04B41/81;C04B41/52 |
| 代理公司: | 廣東廣和律師事務所44298 | 代理人: | 陳巍巍 |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橋65***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氧化鋯 陶瓷 著色 方法 移動 通信 設備 外殼 制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陶瓷產品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氧化鋯陶瓷的著色方法及移動通信設備外殼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手機移動網絡的不斷發展,現有的4g技術已經不能滿足高速信息傳輸的需求,而5g技術對于手機天線的設計以及外殼的材質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目前成熟應用的金屬機殼加納米注塑的工藝已經無法滿足5g信號要求,玻璃雖然有良好的信號穿透能力,但玻璃強度偏低,跌落容易碎裂。因此氧化鋯陶瓷成為了目前最具應用前景的下一代機殼材料。
氧化鋯陶瓷的力學性能優異,但顏色較為單調,目前多為黑色和白色,無法滿足產品多樣性的需求。為了能夠獲得彩色的氧化鋯陶瓷,一般的方法是將色料或著色劑加入到陶瓷坯體中,通過高溫燒成而獲得。而氧化鋯陶瓷的燒結溫度較高,一般在1550~1650℃。在此溫度下,大多數的色料或著色劑會分解、揮發而失去著色作用或色彩減弱。因此,采用簡單添加色料或著色劑的方法,難以制得色鮮艷的彩色氧化鋯陶瓷。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氧化鋯陶瓷著色方法已經移動通信設備外殼的制備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方法簡單,色彩穩定的氧化鋯陶瓷著色方法和移動通信設備外殼制備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氧化鋯陶瓷著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提供透明或半透明的氧化鋯陶瓷;
在所述氧化鋯陶瓷上噴涂油墨,再加熱烘干形成油墨層;
在所述油墨層表面通過磁控濺射形成保護膜。
優選地,所述烘干的溫度為70~80℃。
優選地,所述磁控濺射形成保護膜的過程包括以下步驟:
在所述油墨層上磁控濺射形成SiO2薄膜;
在SiO2膜的表面磁控濺射形成TiO2薄膜。
優選地,所述保護膜的厚度為5~10μm。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移動通信設備外殼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提供氧化鋯陶瓷作為原料,加工成移動通信設備外殼的形狀,得到移動通信設備外殼半成品,所述移動通信設備外殼半成品包括朝向移動通信設備內部的內表面和與所述內表面相對的外表面;
在所述移動通信設備外殼的外表面或內表面噴涂油墨,再加熱烘干形成油墨層;
在所述油墨層上通過磁控濺射形成保護膜進而得到具有色彩的移動通信設備外殼。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氧化鋯陶瓷著色方法和移動通信設備外殼制備方法在氧化鋯陶瓷上噴涂油墨,再在油墨層上通過磁控濺射形成保護膜,可以在陶瓷表面獲得多種不同的色彩,且由于保護膜的存在可以保護油墨不褪色。該色彩顏色鮮艷,色彩穩定,不易分解、揮發導致色彩的減弱或失去色彩。且加工難度低,有效地降低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氧化鋯陶瓷著色方法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參照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一種氧化鋯陶瓷著色方法,其具有顏色鮮艷,色彩穩定的有益效果。
具體著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提供透明或半透明的氧化鋯陶瓷;
S2:在氧化鋯陶瓷上噴涂油墨并在70~80℃下加熱烘干形成油墨層,具體為在步驟S1提供的氧化鋯陶瓷的正面或背面,或者正面和背面兩處均進行噴涂油墨;
S3:在油墨層上通過磁控濺射形成厚度為5~10μm的保護膜,具體地,包括如下步驟:
S31:在油墨層上磁控濺射形成SiO2(二氧化硅)薄膜;
S32:在SiO2薄膜表面進行磁控濺射形成TiO2(二氧化鈦)薄膜。
步驟S2中,可以僅采用一種顏色的油墨進行噴涂,也可以采用多種顏色的油墨對步驟S2形成的薄膜進行反復噴涂。
由于磁控濺射的薄膜厚度很薄,因此著色后的氧化鋯陶瓷大部分的顏色取決于油墨的顏色,而步驟S3中磁控濺射的SiO2和TiO2薄膜可以起到保護底層油墨的作用,從而使得著色后的氧化鋯陶瓷不會輕易褪色。此外,由于磁控濺射形成的薄膜也可以具有一定的色彩,通過磁控濺射的薄膜顏色和噴涂的油墨顏色搭配,也可以在氧化鋯陶瓷表面獲得多種不同的色彩。
由于避免了如傳統方式中利用顏料的燒結上色,可以避免如現有大多數的色料或著色劑會分解、揮發而失去著色作用或色彩減弱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瑞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經瑞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0941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