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軟件架構的可演進性度量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07265.4 | 申請日: | 2017-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683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6-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必信;王桐;孔祥龍;張心悅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8/74 | 分類號: | G06F8/74;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劉傳玉 |
| 地址: | 210096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軟件 架構 演進 度量 方法 | ||
1.一種基于軟件架構的可演化性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1),對源程序進行解析,提取軟件源代碼的基本信息,并將其存入預先設定的基本信息知識庫中,所述基本信息包括軟件代碼行數、公共方法數和方法總數;
步驟2),獲得軟件架構圖,將軟件架構圖與軟件源代碼基本信息的相結合,匯總出架構內在指標,并將其存入預先設定的內在指標知識庫中,所述架構內在指標包含軟件架構圖中各個組件的出度、入度;
步驟3),利用步驟1)和步驟2)中獲取到的源程序基本信息和架構內在指標,進行如下計算:
步驟3.1),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可修改性Modifieability:
式中,Modifieability為1與各組件所關聯的組件數占總組件數比例的平均值的差值,N表示軟件架構圖中組件的數目,i∈[1,N]表示組件的編號,Outi表示組件i的出度,Ini表示組件i的入度;
步驟3.2),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可擴展性Expansibility:
式中,Expansibility為組件公共方法數的和與組件中方法的和之比,Mi表示組件i中的方法數,Pi表示組件i中的公共方法的數;
步驟3.3),根據以下公式計算易測試性Testability:
式中,Testability為1與各組件所依賴的組件數占總組件數比例的平均值的差值;
步驟3.4),根據以下公式計算可替換性Replaceability:
式中,Replaceability為1與組件可替換性的平均值的差值,Ri表示組件i的可替換性;
步驟3.5),根據以下公式計算易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
式中,Understandability為組件中包含注釋的組件數與組件總數的比值,Comments表示組件中包含注釋的組件數;
步驟4),依據步驟3)中的計算結果,通過層次分析法計算可演進性:
步驟4.1),建立層次分析法判斷矩陣標準:
建立用于衡量各個子指標的重要性的判斷矩陣標準,將重要性分為預設的層級數目,并對每個層級進行量化;
步驟4.2),建立判斷矩陣并計算權重:
依據判斷矩陣標準,建立可修改性、可擴展性、易測試性、可替換性、易理解性之間的判斷矩陣,從而分別計算出可修改性、可擴展性、易測試性、可替換性、易理解性的權重值;
步驟4.3),依據指標權重值計算可演進性Evolvability,所述可演進性Evolvability即Modifieability、Expansibility、Testability、Replaceability和Understandability的加權平均值,計算公式如下;
Evolvability=(Wmodifieability*Modifieability+WExpansibility*Expansibility+WTestability*Testability+WReplaceability*Replaceability+WUnderstandability*Understandability)/5
式中,Wmodifieability為可修改性的權重,WExpansibility為可擴展性的權重,WTestability為易測試性的權重,WReplaceability為可替換性的權重,WUnderstandability為易理解性的權重值;
通過上述公式,能夠計算出軟件架構的可演進性,當演進性越高,則當前軟件架構的演進能力越高,更便于為適應新的需求而演進;當演進性越低,則當前軟件架構的演進能力越低,需要為適應新的需求付出更多的成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軟件架構的可演化性度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當所述軟件架構圖中僅包含1個組件時,可修改性和易測試性均采用極值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07265.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