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運輸光纖通信元器件的包裝袋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04297.9 | 申請日: | 2017-06-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197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場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遠洋藍貓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5C3/00 | 分類號: | A45C3/00;A45C11/00;A45C1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經濟技術開發區(***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運輸 光纖通信 元器件 裝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塵封裝,具體涉及一種運輸光纖通信元器件的包裝袋。
背景技術
1966年英籍華人高錕發表論文提出利用光纖作為光波導,其損耗可達20dB/km,可實現大容量的光纖通信。2009年高錕因發明光纖獲得諾貝爾獎。1970年,美國康寧公司研制出損耗低達20dB/km,長約30m的石英光纖。1976年美國貝爾實驗室在華盛頓亞特蘭大建立了一條實驗線路,傳輸速率僅45Mb/s,只能傳輸數百路電話,而用中同軸電纜可傳輸1800路電話。因為當時尚無通信用的激光器,而是用發光二極管做光纖通信的光源,所以速率很低。1984年左右,光纖通信用的半導體激光器研制成功,通信速率達到144Mb/s,可傳輸1920路電話。1992年光纖傳輸速率達到2.5Gb/s,相當3萬余路電話。1996年,各種波長的激光器研制成功,可實現多波長多通道的光纖通信,即波分復用技術,也就是在1根光纖內,傳輸多個不同波長的光信號。于是光纖通信的傳輸容量倍增。在2000年,利用波分復用技術,一根光纖傳輸速率可達640Gb/s。
如今,隨著光纖通信的技術日益發展,對光纖通信系統的容量和無中繼傳輸距離的要求越來越高。密集波分復用通信系統的速率和帶寬不斷提升,若要進行遠距離光纖通信,光纖放大器是必不可少的器件,如:摻鉺光纖放大器、拉曼光纖放大器,激光經過放大后導致光纖中的激光功率非常強。在光纖通信系統中,包含很多種有源元器件,如:電光調制器、聲光調制器、相位調制器、光電探測器等等,這些有源元器件一般造價較貴,并且接口處易被未準直的激光燒壞,若接口處燒壞,則器件很難維修;還包括很多種無源元器件,如:光纖法蘭盤、光纖轉接頭、光衰減器、布拉格光柵濾波器等,這些無源元器件的接口處也很容易被未準直的激光燒壞,一旦燒壞則需換新。
造成元器件接口燒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在未關閉激光器的情況下進行插拔操作,光纖中激光功率過高、接口處有灰塵。在實際工程中,第一種情況和第二種情況很容易避免,但第三種情況在目前工程施工或實驗室操作中較難避免,再者在未關閉激光器的情況下插拔操作,若接口處沒有灰塵,則燒壞的幾率會降低。當光路組裝完成后,光纖通信系統一般會運行很長一段時間,由于各個元器件的連接緊密,因此連接處不會出現額外的灰塵入侵。再者,在現場施工或實驗室中,由于場地條件情況復雜多變、部分元器件接口處形狀復雜,因此較難實現對元器件接口處的徹底除塵。目前運輸元器件多使用普通的包裝盒或包裝袋進行運輸。綜上所述,在生產商將元器件除塵后,如何在轉移運輸元器件過程中保證接口處不會受到灰塵入侵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解決以下問題:目前生產商在運輸光纖通信元器件過程中容易被灰塵入侵,導致在施工或實驗室操作過程中的高功率激光很容易燒壞連接處;施工現場和實驗室較難擁有徹底除塵的條件。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運輸光纖通信元器件的包裝袋,其應用可以對除塵后的元器件進行無塵封裝入袋操作,并在運輸過程中可保證無塵袋內部的元器件不會被灰塵入侵,購買方收到元器件后無需進行除塵操作便可將其投入使用。
本發明的目的主要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運輸光纖通信元器件的包裝袋,包括袋體,還包括封條、兩根拉條、兩根鋼條、四個拉耳、密封條,所述袋體開口使用封條封死,在封條與袋體開口之間制作一條封條撕線,所述兩根拉條完全前后對稱地固定在所述袋體前后兩側的外表面上,所述拉條的固定位置位于袋體底部與袋體開口之間,所述拉條與袋體開口平行且兩頭均超出袋體外邊緣5~8cm,所述鋼條與拉條的長度相等,所述兩根鋼條分別固定在袋體前后兩側的兩根拉條上,所述袋體被密封條分為兩個腔,兩個所述拉耳固定在袋體一側的一根拉條上,另外兩個拉耳固定在袋體另一側的另一根拉條上,所述拉耳的固定位置位于密封條與袋體外邊緣之間。
進一步地,袋體底部在展開時為圓形。
進一步地,還包括書寫區,書寫區位于袋體外表面上。
進一步地,拉條與袋體外表面的固定方式采用快干型HY-302AB塑料膠水粘接。
進一步地,拉耳的長度為2~4cm。
進一步地,袋口的內表面采用凹凸扣的方式來封閉袋體。
進一步地,袋體的高度為10~30cm,袋體的寬度為10~15cm。
進一步地,袋體、密封條、封條、拉條和拉耳均由聚乙烯制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遠洋藍貓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遠洋藍貓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0429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