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藥祛皺保濕眼膜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503016.8 | 申請日: | 2017-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088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衛軍;封心賀;孫國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萊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8/9789 | 分類號: | A61K8/9789;A61K8/9794;A61K8/9728;A61K8/19;A61K8/98;A61K8/64;A61K8/73;A61K8/34;A61K8/67;A61Q19/08;A61Q19/00;A61Q1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陳敏 |
| 地址: | 215400 江蘇省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 保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化妝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藥祛皺保濕眼膜。
背景技術
現代人生活節奏緊張,工作繁忙,經常熬夜,休息時間不足,致使眼肌疲勞 ;另 外歲月不留情,人上了年紀后則眼睛下臉皮膚、眶隔筋膜、眼輪匝肌會產生退行性變化松 馳,臃腫、打褶皺,就容易有眼袋,影響人體嬌俏面容,為追求美好的現代人的大忌?,F有的 祛除眼袋的方法有兩大類 :一類是中醫內分泌調理法,通過補腎一類的中藥來調理體內器 官,促進內分泌,再改善面表肌,從而使眼袋有所改善,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治療時間太久,需 長期服藥方才見效,二是效果不明顯 :另一類是西醫手術法,通過切除部分眼輪匝肌及多余 的皮膚和眶隔內脂肪球來祛除眼袋,這種手術雖然快速,但技術難度大,危險性大,費用高,手術過程人也痛苦,且眼袋仍有可能再生形成,而為廣大眼袋患者所忌晦。
目前,國內外使用的眼膜皆是化學產品,達不到祛皺、祛除眼圈、眼袋、色素沉斑的效果。化學產品會引起皮膚的副作用。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新的技術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無副作用,純綠色的中藥祛皺保濕眼膜。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中藥祛皺保濕眼膜,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納米竹炭粉3~8份;
納米磁粉1~5份;
中草藥提取液10~35份;
蜂蜜2~5份;
水解小麥蛋白1~3份;
透明質酸2~5份;
甘油0.5~2份;
維生素E 0.05~1.5份。
優選地,所述中草藥提取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白術3~8份;
蘆薈2~4份;
白伏苓1~5份;
綠茶粉2~3份;
黃精1~3份;
蒲公英1~4份;
丹參1~5份。
優選地,還包括0.2~0.5份的精油。
優選地,所述納米竹炭粉和納米磁粉的粒徑為1~1.3u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出的眼膜采用純天然的原材料制備而成,安全、無副作用,不會對皮膚產生傷害,通過納米磁粉、納米竹炭粉與中草藥提取液之間的配合,,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增強 血管自身節律性運動作用,促進藥物吸收,祛眼袋美白的效果顯著,同時具有良好的保濕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地說明。
實施例1
一種中藥祛皺保濕眼膜,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納米竹炭粉3份;
納米磁粉1份;
中草藥提取液25份;
蜂蜜2份;
水解小麥蛋白1份;
透明質酸2份;
甘油0.5份;
維生素E 0.05份。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中草藥提取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白術6份;
蘆薈4份;
白伏苓4份;
綠茶粉3份;
黃精2份;
蒲公英3份;
丹參3份。
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0.3份的精油。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納米竹炭粉和納米磁粉的粒徑為1um。
實施例2
一種中藥祛皺保濕眼膜,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納米竹炭粉5份;
納米磁粉3份;
中草藥提取液25份;
蜂蜜3份;
水解小麥蛋白2份;
透明質酸3份;
甘油1.5份;
維生素E 1份。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中草藥提取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白術6份;
蘆薈4份;
白伏苓4份;
綠茶粉3份;
黃精2份;
蒲公英3份;
丹參3份。
在本實施例中,還包括0.3份的精油。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納米竹炭粉和納米磁粉的粒徑為1um。
實施例1
一種中藥祛皺保濕眼膜,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
納米竹炭粉8份;
納米磁粉5份;
中草藥提取液25份;
蜂蜜5份;
水解小麥蛋白3份;
透明質酸5份;
甘油2份;
維生素E 1.5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萊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蘇州萊奧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0301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