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含蠟油井微生物清防蠟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02796.4 | 申請日: | 2017-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55024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0-18 |
| 發明(設計)人: | 吳曉玲;王志堅;楊斌;徐登霆;王靜;馮云;王新;劉濤;段傳慧;曹功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21B37/06 | 分類號: | E21B3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譽鑫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 地址: | 257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蠟油 微生物 清防蠟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油田化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含蠟油井微生物清防蠟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試驗油井的篩選;微生物清防蠟菌種的優選;微生物清防蠟菌種的稀釋能力評價;現場投加量的確定;投加時機的確定;現場試驗以及效果的評價。本發明提供的微生物清防蠟方法為試驗油井加菌量和加菌時機的確定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同時具有油藏適用范圍廣、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和現場試驗效果好的特點,有效延長熱洗周期200d以上,單井年節省熱洗井次5次以上。因此。本發明可廣泛地應用于高含蠟油井清防蠟作業中。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油田化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含蠟油井微生物清防蠟方法。
背景技術
在原油開采過程中,隨著溫度的降低和氣體的析出,石蠟便以晶體析出、長大、聚集并沉積在管壁上,即出現結蠟現象。油管、抽油桿和抽油泵結蠟使得抽油機載荷增加、泵效降低、產量下降、生產率降低,甚至造成油井停產。由于嚴重結蠟而引起的油井維護性作業中占有較大比例,修井費用增高,同時,抽油桿結蠟造成油桿長期超負荷運行,還影響到抽油桿的有效使用壽命。機械清蠟、油井熱洗與化學清蠟是目前含蠟油井傳統的三種清防蠟措施,但都存在著各自的不足。機械清蠟:安裝和修井難度大,刮蠟器容易脫落、破損而造成油井事故;熱洗清蠟:操作不當容易卡井,低產井容易傷害油層,若洗井液與地層水不配伍,則加劇井筒結垢,且需要動用大型配套車輛,費時費力?;瘜W清防蠟劑:污染環境,影響人體健康。
微生物清防蠟技術雖然應用很多年,但仍然對于菌種篩選、加菌量和加菌周期等技術參數還沒有明確的標準,因此微生物清防蠟技術的應用難以得到科學、準確的指導,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微生物清防蠟技術的規?;茝V和應用。目前還沒有針對高含蠟油井微生物防蠟具體方法的專利,其中專利號為“ZL201210078176.x”,專利名稱為“一種油井微生物清防蠟作業的監測方法”,只是根據微生物清防蠟作業前后產出液水樣中的石油烴降解菌的菌數,可判斷其微生物清防蠟作業的效果,但該發明沒有涉及到微生物防蠟具體實施工藝(微生物清防蠟劑的注入量、注入周期),因此,該發明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
授權公告號“CN102093868B”,名稱為“一種新型微生物清防蠟體系及其應用”,公開了一種微生物清防蠟體系及其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制備Rhodococcus ruberZ25菌的擴大培養液,然后將擴大培養液與清防蠟營養劑混合制成清防蠟降粘劑,再注入采油井筒內進行清防蠟處理。其缺點在于對微生物清防蠟劑的注入量的優化沒有涉及到,注入周期的設計沒有提供設計依據,因此,該發明存在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高含蠟油井微生物清防蠟方法。本發明首先通過微生物清防蠟菌種的優選以及稀釋能力評價,確定最佳的清防蠟菌種以及其最低有效稀釋倍數;其次根據最低有效稀釋倍數確定出試驗油井的微生物清防蠟菌種發酵液的現場投加量以及投加時機;最后進行現場試驗以及效果的評價。該方法使微生物清防蠟技術的現場應用效果得到科學、可靠和準確的指導,現場試驗效果良好,有利于促進高含蠟油井微生物清防蠟技術的發展和現場應用。
本發明公開一種高含蠟油井微生物清防蠟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1、試驗油井的篩選
試驗油井的篩選,需要滿足以下條件:油藏溫度<90℃、地層水礦化度<100000mg/L、含水率<95%、含蠟率<40%。
2、微生物清防蠟菌種的優選
微生物清防蠟菌種的優選,具體步驟如下:
(1)在試驗油井的油藏溫度下培養微生物清防蠟菌種,直至其發酵液菌濃達到108個/mL為止;
(2)測定微生物清防蠟菌種發酵液對試驗油井原油的防蠟率,優選出清防蠟率高的菌種。
3、微生物清防蠟菌種的稀釋能力評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0279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