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DLP工程投影機的高分辨率投影鏡頭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502449.1 | 申請日: | 2017-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2176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升輝;崔小強;潘海俊;王源;王龍;彭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久之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15/17 | 分類號: | G02B15/17;G03B21/53 |
| 代理公司: | 武漢凌達知識產(chǎn)權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劉念濤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dlp 工程 投影機 高分辨率 投影 鏡頭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用于DLP工程投影機的高分辨率投影鏡頭,包括前固定組、第一變倍組、第二變倍組、補償組和后固定組;前固定組由前透鏡一、前透鏡二、前透鏡三和前透鏡四組成,前透鏡三和前透鏡四構成膠合透鏡;第一變倍組由第一變倍透鏡和第二變倍透鏡組成,第一變倍透鏡和第二變倍透鏡構成膠合透鏡;所述的第二變倍組由第三變倍透鏡和第四變倍透鏡組成;補償組由補償透鏡一和補償透鏡二組成,補償透鏡一和補償透鏡二構成膠合透鏡;所述的后固定組由后固定透鏡一、后固定透鏡二、后固定透鏡三和后固定透鏡四組成,后固定透鏡一和后固定透鏡二構成膠合透鏡;本發(fā)明有高分辨率、像方遠心、自動對焦、長工作距離、低畸變、低成本及小型化的優(yōu)點。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投影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1920*1200高分辨率DLP工程投影機的大視場長工作距離連續(xù)變焦自動對焦高分辨率投影鏡頭。
背景技術
近幾年,數(shù)字投影顯示技術迅猛發(fā)展,以LCD、LCOS、DLP等技術為主的投影顯示產(chǎn)業(yè)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其中,DLP投影顯示技術憑借其豐富的色彩、高質(zhì)量的畫面、高亮度的圖像及高對比度的顯示得到了迅速發(fā)展,廣泛應用于數(shù)字電影影院。
DLP技術中的核心部件是DMD數(shù)字圖像芯片,由美國TI公司開發(fā)并壟斷,它由很多矩陣排列的數(shù)字微反射鏡組成,工作時,微鏡會旋轉(zhuǎn)12°打開,將來自照明光路的反射并攜帶信號通過投影鏡頭投射到大屏幕上。
為了匹配DMD芯片的入射角度,提高投影顯示畫面的均勻性,合理布局投影機光學引擎,工程投影機的照明光路多采用TIR棱鏡,這就需要與TIR棱鏡匹配的長工作距離的投影鏡頭。
此類DLP系統(tǒng)采用TIR棱鏡,連續(xù)變焦鏡頭在與之匹配時需要保留較長的后工作距離,保證像方遠心度,大大增加了鏡頭長度和軸外像差的控制難度。
在現(xiàn)有公開專利中多采用非球面技術來改善系統(tǒng)的成像質(zhì)量,但大大增加了系統(tǒng)的加工難度及成本。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三組元連續(xù)變焦自動對焦高分辨率投影鏡頭。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用于DLP工程投影機的高分辨率投影鏡頭,包括沿光軸方向依次設置的前固定組、第一變倍組、第二變倍組、補償組和后固定組五部分;作為自動對焦透鏡組的前固定組由彎月形正球面的前透鏡一、彎月形負球面的前透鏡二、彎月形負球面的前透鏡三和彎月形正球面的前透鏡四組成,所述的前透鏡三和前透鏡四構成膠合透鏡;所述的第一變倍組由彎月形正球面的第一變倍透鏡和彎月形負球面的第二變倍透鏡組成,所述的第一變倍透鏡和第二變倍透鏡構成膠合透鏡;所述的第二變倍組由雙凸形正球面的第三變倍透鏡和彎月形負球面的第四變倍透鏡組成;所述的補償組由彎月形正球面的補償透鏡一和雙凹形負球面的補償透鏡二組成,所述的補償透鏡一和補償透鏡二構成膠合透鏡;所述的后固定組由彎月形負球面的后固定透鏡一、雙凸形正球面的后固定透鏡二、雙凸形正球面的后固定透鏡三和平凸形正球面的后固定透鏡四組成,所述的后固定透鏡一和后固定透鏡二構成膠合透鏡。
所述的用于DLP工程投影機的高分辨率投影鏡頭,其前固定組、第一變倍組、第二變倍組、補償組和后固定組鏡頭的總長度為170mm,其中前透鏡一的光學口徑最大,為87mm,后工作距離BFL為45mm。
所述的用于DLP工程投影機的高分辨率投影鏡頭,其鏡頭中心視場MTF在40 lp/mm時>0.65,邊緣視場在40 lp/mm時>0.5,畸變<2%,邊緣視場相對照度>9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久之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jīng)湖北久之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02449.1/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