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采用相機確定透鏡后焦距的方法、裝置及虛擬現實頭戴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500963.1 | 申請日: | 2017-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018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7-14 |
| 發明(設計)人: | 胡守巖;孫琦 | 申請(專利權)人: | 歌爾光學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M11/02 | 分類號: | G01M11/02;G02B27/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張雄;李海建 |
| 地址: | 261031 山東省濰坊市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采用 相機 確定 透鏡 焦距 方法 裝置 虛擬現實 設備 | ||
1.一種采用相機確定透鏡后焦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應用于透鏡模組,所述透鏡模組包括透鏡和顯示屏;所述方法包括:
調節所述相機和所述顯示屏的位置以使所述透鏡位于所述相機和所述顯示屏之間、且使所述相機的鏡頭光軸與所述顯示屏的法線平行、所述相機的鏡頭與所述透鏡的光軸共線;
獲取所述相機拍攝所述透鏡生成的理論虛像時的標定焦距;
調節所述顯示屏到所述透鏡的距離,同時通過所述相機對所述透鏡生成的所述顯示屏的虛像進行拍攝,并記錄所述顯示屏與所述透鏡的后表面之間的距離以及與該距離對應的所述相機拍攝的照片;
確定清晰度最高的照片所對應的所述顯示屏與所述透鏡的后表面之間的距離,即為所述透鏡的后焦距。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確定所述相機拍攝所述透鏡生成的理論虛像時的標定焦距,包括步驟:
確定所述透鏡生成的理論虛像位置;
調節所述相機的對焦距離、并拍攝位于所述理論虛像位置的測試板,記錄所述相機的對焦距離和與之對應的測試板照片;
確定清晰度最高的測試板照片所對應的所述相機的對焦距離,即為所述相機拍攝所述透鏡生成的理論虛像時的標定焦距。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屏設置于所述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
4.一種采用相機確定透鏡后焦距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應用于透鏡模組,所述透鏡模組包括透鏡和顯示屏;
所述裝置還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顯示屏移動的移動控制機構;
所述相機和所述顯示屏分別位于透鏡的前后兩側,并使所述相機的鏡頭光軸與所述顯示屏的法線平行、所述相機的鏡頭與所述透鏡的光軸共線;
所述相機的標定焦距為所述相機拍攝所述透鏡生成的理論虛像時的焦距。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采用相機確定透鏡后焦距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輔助確定所述相機的標定焦距的測試板。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采用相機確定透鏡后焦距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屏設置于所述透鏡的一倍焦距以內。
7.一種虛擬現實頭戴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個透鏡模組,所述透鏡模組包括透鏡和顯示屏,所述顯示屏位于設置于所述透鏡的后焦距的預定范圍內,其中所述透鏡的后焦距采用上述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確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虛擬現實頭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屏設置于所述透鏡的后焦距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虛擬現實頭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屏與所述透鏡之間設置有墊片,所述顯示屏設置于所述透鏡的后焦距上。
10.根據權利要求7-9任一項所述的虛擬現實頭戴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虛擬現實頭戴設備包括第一透鏡模組和第二透鏡模組,所述第一透鏡模組包括第一透鏡和第一顯示屏、所述第二透鏡模組包括第二透鏡和第二顯示屏;所述第一透鏡和所述第二透鏡相同且位于同一水平線,所述第一顯示屏和所述第二顯示屏相同且位于同一水平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歌爾光學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歌爾光學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500963.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空間光學相機光譜輻射響應函數測量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電芯頂蓋治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