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分析儀反應杯傳送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98759.0 | 申請日: | 2017-06-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28949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03 |
| 發明(設計)人: | 程思奇;郭金龍;吳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長光華醫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5/04 | 分類號: | G01N35/04 |
| 代理公司: | 蘇州知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馬剛強 |
| 地址: | 2151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從動輪 傳動帶 撥動齒輪 導向輪 壓輪 嚙合 反應杯傳送 傳動系統 分析儀 主動輪 醫療器械技術 傳動過程 檢測分析 電機軸 反應杯 導槽 輪軸 跳齒 撥動 電機 穿過 移動 保證 | ||
1.分析儀反應杯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0)、固定于基座(10)一側的電機(20)、設于基座(10)底面的傳動系統以及設于基座(10)上面的一組撥動齒輪(30);所述基座(10)上面沿撥動齒輪(30)邊沿設有導槽(11);所述傳動系統帶動所述撥動齒輪(30)轉動,撥動齒輪(30)的轉動帶動所述反應杯沿所述導槽(11)移動;所述傳動系統包括設于電機(20)軸上的主動輪(41)、設于所述各撥動齒輪(30)的輪軸上的從動輪(42)以及連接所述主動輪(41)和各從動輪(42)的傳動帶(43);所述相鄰兩從動輪(42)之間均設置有導向輪(45),所述傳動帶(43)從導向輪(45)與從動輪(42)之間穿過;各所述從動輪(42)與傳動帶(43)嚙合的位置均設置有位于傳動帶(43)外的壓輪(44);正常工作狀態下,所述壓輪(44)軸心到從動輪(42)軸心的距離大于嚙合時傳動帶(43)上表面到從動輪(42)軸心的距離與壓輪(44)半徑之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儀反應杯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輪(44)軸心到從動輪(42)軸心的距離比嚙合時傳動帶(43)上表面到從動輪(42)軸心的距離與壓輪(44)半徑之和大0.2—0.4m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儀反應杯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從動輪(42)沿直線排列,所述主動輪(41)位于所述直線排列的一組從動輪(42)的一側;每相鄰兩從動輪(42)之間的導向輪(45)至少有2個,所述2個導向輪(45)分別靠近所述相鄰的兩個從動輪(4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分析儀反應杯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兩從動輪(42)之間的導向輪(45)均設于各從動輪(42)軸心的連線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儀反應杯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輪(41)靠近從動輪(42)的一側設有2個導向輪(45),所述傳動帶(43)從所述2個導向輪(45)與主動輪(41)之間穿過,分別與主動輪(41)和所述2個導向輪(45)形成嚙合。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儀反應杯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導向輪(45)和壓輪(44)的輪軸分別安裝于所述基座(10)底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儀反應杯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撥動齒輪(30)上的齒間距與所述反應杯的尺寸相匹配。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分析儀反應杯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各撥動齒輪(30)上分別設置四個撥動齒,轉一圈可依次撥動四個反應杯移動。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分析儀反應杯傳送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組撥動齒輪(30)包括至少3個撥動齒輪(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長光華醫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長光華醫生物醫學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9875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