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模內轉印模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96232.4 | 申請日: | 2017-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228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開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開誠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26 | 分類號: | B29C45/26;B29C45/27;B29C3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蘇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模內轉 印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涉及一種模內轉印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包括有公模與母模,公模通常貫穿設有與型腔連通的澆口。為了取得較好外觀的裝飾成型品,注塑模具一般采用高速射膠成型。然而,在模內射膠成型時,高速射出的熔膠會將與澆口正對的具有轉印層的箔膜上的油墨沖淡,甚至將所述箔膜吹皺,從而影響模內裝飾成型品的品質。
于2010.11.10公告的公告號CN 101279487 B,名稱為“模具”的專利申請揭示了一種可于模內轉印制程時對一箔膜預先施壓,包括一開設于所述模具內的介質通道,一介質源與所述介質通道連通以向所述介質通道通入介質對所述箔膜施壓,所述介質通道內設有一彈性約束的開關裝置用于封閉所述介質通道的開口。該發明可通過一介質源與所述介質通道連通以向所述介質通道通入介質對箔膜施壓,極大地延伸該箔膜本身的拉伸長度,且可達到使得箔膜即便是在小角度情況下也可與模穴完美貼合的效果。但是,該發明需要引入一介質源對箔膜施壓,操作復雜。
于2014.12.03公告的公告號CN 203973936 U,名稱為“一種模內轉印模具”的專利申請揭示了一種模內轉印模具,包括公模部分和母模部分。所述公模部分和母模部分之間形成產品型腔,所述公模部分和母模部分之間設有環繞所述產品型腔的壓框,所述母模部分中設置有與所述壓框固連的頂桿,所述產品型腔中開設有若干吸氣孔,所述吸氣孔與外界的吸氣裝置相連通,每個吸氣孔上均安裝有蜂窩透氣螺絲。該實用新型通過在每個吸氣孔上安裝蜂窩透氣螺絲,當熔融塑料流動時,會被蜂窩透氣螺絲上的小孔阻擋,使熔融塑料無法進入到吸氣孔內部,清潔時,只需將蜂窩透氣螺絲拆下即可,避免試模過程中模具反復下機,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但是,該實用新型中的蜂窩透氣螺絲需要周期性進行清潔、保養,使用不夠方便。
有鑒于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改進的模內轉印模具,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提高模內轉印品質的模內轉印模具。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模內轉印模具,包括公模和母模,所述公模包括進料口、與所述進料口相連通的引流道、與所述引流道相連通的緩沖流道以及與所述引流道相連通的澆口,所述緩沖流道呈開口朝向所述引流道的U型設置,且所述澆口與所述引流道不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緩沖流道包括遠離所述澆口的閉口端和靠近所述澆口的開口端,所述緩沖流道的底部自所述閉口端向所述開口端向下傾斜延伸而成。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澆口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引流道的水平高度。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公模還包括連接所述進料口與所述引流道的連接流道,且所述進料口靠近所述連接流道的部分呈錐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澆口與所述引流道連接處設有自所述引流道向所述澆口延伸而成的抵擋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模內轉印模具通過在澆口前設置U型緩沖流道以及抵擋部,降低了溶膠的流速,同時避免了高速溶膠正對箔膜注射而沖淡油墨或者吹皺箔膜,從而得到品質優良的成型工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模內轉印模具的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所示的模內轉印模具合模后的部分剖視圖。
圖3為圖2 中I所示范圍的放大圖。
100-模內轉印模具;10-公模;11-突出部;101-內側面;111-進料口;112-引流道;113-緩沖流道;1131-閉口端;1132-開口端;114-澆口;115-連接流道;116-抵擋部;20-母模;21-模穴。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請參閱圖1至圖3所示的模內轉印模具100,包括一公模10和與所述公模10對應的一母模20。
所述母模20設有一模穴21。
所述公模10 設有向所述母模20突出且與所述模穴21相匹配的突出部11。所述突出部11與所述模穴21之間形成與成型工件對應的型腔(未標號)。
所述公模10的所述突出部11包括一進料口111、與所述進料口111相連通的引流道112、連接所述進料口111與所述引流道112的連接流道115、與所述引流道112相連通的緩沖流道113以及與所述緩沖流道113相連通的澆口11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開誠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開誠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9623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六維壓電振動能量收集器
- 下一篇:開關電路、相關方法和集成電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