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樹脂成型模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96205.7 | 申請日: | 2017-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83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劉開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開誠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70/48 | 分類號: | B29C70/48;B29C70/54;B29C3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州市蘇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樹脂 成型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模具,尤其涉及一種樹脂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樹脂傳遞模塑(Resin Transfer Moulding,簡稱RTM)是將樹脂注入到閉合模具中浸潤增強材料并固化的工藝方法。RTM的基本原理是將玻璃纖維增強材料鋪放到閉模的模腔內,用壓力將樹脂膠液注入模腔,浸透玻纖增強材料,然后固化、脫模成型制品。
現有RTM注射模具存在著使用過程中注膠過程和排空氣泡時間長、復合材料制品表面缺陷等問題。
有鑒于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改進的樹脂成型模具,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縮短注膠和排空氣泡時間的樹脂成型模具。
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樹脂成型模具,包括外形模、位于所述外形模內的芯軸以及與所述外形模拆卸式連接的蓋板,所述外形模為兩端開口的管狀結構,所述蓋板位于所述外形模的兩端,所述芯軸與所述外形模之間形成腔室,所述蓋板上設有與所述腔室相連通的流道,所述流道包括靠近所述腔室的匯流槽、與所述匯流槽連通的分流槽以及與所述分流槽連通的進料口,所述分流槽包括均勻分布于所述進料口與所述匯流槽之間的多個分流道。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匯流槽為環設于所述蓋板靠近所述腔室部分的環形流道。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進料口、所述匯流槽、所述芯軸以及所述外形模的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且所述進料口、所述匯流槽、所述芯軸以及所述外形模的橫截面均為圓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匯流槽的橫截面的半徑不小于所述進料口的橫截面的半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樹脂成型模具通過在進料口與腔室之間增加分流槽和匯流槽,從而可以減緩流入腔室的溶膠的速度,同時使溶膠均勻流入腔室,縮短注膠和排空氣泡時間,制得樹脂均勻浸潤、性能分散性小的成型制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樹脂成型模具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蓋板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蓋板另一個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1中芯軸的結構示意圖。
100-樹脂成型模具;1-外形模;2-芯軸;21-連接凸臺;3-蓋板;301-外側面;4-腔室;5-流道;51-進料口;52-分流槽;53-匯流槽;54-凹陷槽;6-螺栓;7-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
請參閱圖1所示的本發明樹脂成型模具100的結構示意圖。所述樹脂成型模具100包括外形模1、位于所述外形模1內的芯軸2、與所述外形模1拆卸式連接的蓋板3、由所述蓋板3、所述芯軸2以及所述外形模形成的腔室4以及連接所述蓋板3與所述外形模1的螺栓6和與所述螺栓6相匹配的螺母7。
在本發明中,所述外形模1為兩端開口的管狀結構。
所述芯軸2套設與所述外形模1內且所述芯軸2與所述外形模1同軸。
請參閱圖2至圖3并結合圖1所示,所述蓋板3位于所述外形模1的兩端。所述蓋板3設有靠近所述腔室4的內側面(未標號)以及與所述內側面相背的外側面301。所述蓋板3上還設有與所述腔室4相連通的流道5,所述流道5包括自所述外側面301至所述內側面順次設置的進料口51、與所述進料口51連通的分流槽52以及與所述分流槽52相連通的匯流槽53。所述蓋板3的中心部位還設有沿自所述內側面向所述匯流槽53延伸方向延伸的凹陷槽54。
在本發明中,所述進料口51設于所述蓋板3的中心部位,優選為自所述外側面301向所述分流槽52延伸的圓柱形通槽。
所述分流槽52包括均勻分布于所述進料口51與所述匯流槽53之間的多個分流道,優選的,所述分流道52均為自所述進料口51向所述匯流槽53延伸的圓柱形流道。如此設置,將通過所述進料口51流入的溶膠分流,減緩了溶膠的速度。
所述匯流槽53為自所述分流道52向所述腔室4延伸的環設于所述蓋板3上的環形流道,優選的,所述匯流槽53的橫截面的半徑不小于所述進料口51的橫截面的半徑。
在本發明中,所述進料口51、所述匯流槽53、所述芯軸2以及所述外形模1的中心線在同一直線上。
請參閱圖4所示,所述芯軸2的兩端設有連接凸臺21,所述連接凸臺21與所述凹陷槽54相匹配。將所述連接凸臺21置于所述凹陷槽54,實現所述芯軸2與所述蓋板3的準確定位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開誠電器有限公司,未經安徽開誠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9620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