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兌換數字貨幣的方法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95065.1 | 申請日: | 2017-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307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1-03 |
| 發明(設計)人: | 姚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Q20/06 | 分類號: | G06Q20/06;G06Q20/10;G06Q20/40;G06Q40/02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張一軍;姜勁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兌換 數字 貨幣 方法 系統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兌換數字貨幣的方法和系統,涉及數字貨幣技術領域。該方法的一具體實施方式包括:根據用戶的身份認證申請對用戶的身份進行認證;若身份認證通過,接收兌換數字貨幣請求信息;根據兌換數字貨幣請求信息從指定的銀行賬戶扣減金額,并生成扣款反饋信息;根據扣款反饋信息和兌換數字貨幣請求信息生成數字貨幣轉移請求,并將數字貨幣轉移請求發送至發鈔行數字貨幣系統,以供發鈔行數字貨幣系統進行數字貨幣的轉移并生成轉移反饋信息;接收且根據轉移反饋信息將數字貨幣記錄在用戶的數字貨幣錢包中。該實施方式提供了公眾通過賬戶行數字貨幣系統申請兌換數字貨幣技術方案,進而達到公眾個人可以進行即時兌換數字貨幣的技術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字貨幣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兌換數字貨幣的方法和系統。
背景技術
數字貨幣是由一系列字符串表示的法定貨幣,目前一般認為數字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發行或中央銀行授權發行的,以代表具體金額的加密數字串為表現形式的法定貨幣,包括數字貨幣的金額、發行方標識和所有者標識。數字貨幣構建在現今成熟的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平臺之上,現今由作為數字貨幣核心系統的中央銀行發行并進入流通領域。在數字貨幣流通的過程中,會涉及到數字貨幣兌換的問題,如何安全有效的實現數字貨幣的兌換,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而且,發鈔行數字貨幣系統不直接面向用戶,因此現階段,公眾個人無法進行即時的數字貨幣的兌換。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兌換數字貨幣的方法和系統,能夠安全并且有效的兌換出數字貨幣,進而使得公眾個人可以進行即時的數字貨幣的兌換,便于數字貨幣的流通。
為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兌換數字貨幣的方法。
該方法包括:根據用戶的身份認證申請對所述用戶的身份進行認證;若身份認證通過,接收兌換數字貨幣請求信息;所述兌換數字貨幣請求信息包括兌換金額、用戶兌換指定的數字貨幣錢包和指定的銀行賬戶;根據所述兌換數字貨幣請求信息從所述指定的銀行賬戶扣減所述金額,并生成扣款反饋信息;根據所述扣款反饋信息和兌換數字貨幣請求信息生成數字貨幣轉移請求,并將所述數字貨幣轉移請求發送至發鈔行數字貨幣系統,以供所述發鈔行數字貨幣系統進行數字貨幣的轉移并生成轉移反饋信息;接收所述發鈔行數字貨幣系統的轉移反饋信息,并且根據所述轉移反饋信息將數字貨幣記錄在用戶兌換指定的數字貨幣錢包中。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根據所述兌換數字貨幣請求信息從所述指定的銀行賬戶扣減所述金額之前,對所述兌換數字貨幣請求信息進行安全性檢驗。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根據所述兌換數字貨幣請求信息從所述指定的銀行賬戶扣減所述金額之前,確認用戶認證訪問的銀行賬戶與所述指定的銀行賬戶一致;以及確認銀行賬戶綁定的數字貨幣錢包與用戶兌換指定的數字貨幣錢包標識一致;以及,確認賬戶行數字貨幣銀行庫的數字貨幣金額不低于兌換金額。
可選地,所述扣款反饋信息包括指定的銀行賬戶信息、扣款前余額、扣款金額以及扣款后余額。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將所述數字貨幣轉移請求發送至發鈔行數字貨幣系統之前,對所述數字貨幣轉移請求進行安全性設置;接收發鈔行數字貨幣系統的轉移反饋信息之后,對所述轉移反饋信息進行安全性檢驗。
可選地,對所述數字貨幣轉移請求進行安全性設置包括:對所述數字貨幣轉移請求添加賬戶行的數字簽名和賬戶行數字貨幣銀行庫的數字簽名。
可選地,該方法還包括:根據所述轉移反饋信息將數字貨幣記錄在用戶兌換指定的數字貨幣錢包中之后,向所述用戶發送兌換反饋信息,所述兌換反饋信息包括扣款信息、數字貨幣的標識以及數字貨幣的金額。
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兌換數字貨幣的系統。
該系統包括:賬戶行銀行賬戶訪問認證系統,用于根據用戶的身份認證申請對所述用戶的身份進行認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未經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950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