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線路傳輸延時計算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95000.7 | 申請日: | 2017-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204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6 | 分類號: | H04L12/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線路 傳輸 延時 計算方法 裝置 | ||
1.一種線路傳輸延時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第一網元,所述第一網元分別通過第一線路和第二線路與第二網元相連接,所述線路傳輸延時計算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網元通過第一線路向所述第二網元發送具有第一波長的第一報文;
所述第一網元接收所述第二網元通過第二線路回傳的所述第一報文,根據所述第一報文的發送時間和接收時間確定所述第一報文的總延時時間T11,并從所述第二網元接收所述第一報文在所述第二網元的駐留時間T12;
所述第一網元通過第二線路向所述第二網元發送具有第二波長的第二報文;
所述第一網元接收所述第二網元通過第一線路回傳的所述第二報文,根據所述第二報文的發送時間和接收時間確定所述第二報文的總延時時間T21,并從所述第二網元接收所述第二報文在所述第二網元的駐留時間T22;
所述第一網元計算所述T11和所述T12的差值,將所述差值作為第一報文在第一線路和第二線路中的傳輸時間T13;
所述第一網元計算所述T21和所述T22的差值,將所述差值作為第二報文在第一線路和第二線路中的傳輸時間T23;
所述第一網元計算所述T23與所述T13的時間比值,將所述時間比值作為第一報文和第二報文的速度比值V1/V2;
所述第一網元根據所述V1/V2,確定所述第一報文和第二報文分別在第一線路中的線路傳輸延時的比值T1(L1)/T2(L1);
所述第一網元根據所述第一報文和第二報文在第一線路中的總耗時,以及所述T1(L1)/T2(L1),計算所述第一報文在第一線路的線路傳輸延時T1(L1)和所述第二報文在第一線路的線路傳輸延時T2(L1),和/或,根據所述第一報文和第二報文在第二線路中的總耗時,以及所述T1(L1)/T2(L1),計算所述第一報文在第二線路的線路傳輸延時T1(L2)和所述第二報文在第二線路的線路傳輸延時T2(L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線路傳輸延時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設定所述第一網元的時鐘為第一時鐘,第二網元的時鐘為第二時鐘,所述第一網元在第一時鐘的t10時刻通過第一線路向第二網元傳輸具有第一波長的第三報文;
所述第一網元從所述第二網元接收包含t20時刻的第四報文,所述t20時刻為所述第二網元通過第二時鐘記錄的接收所述第三報文的時刻;
所述第一網元通過第一線路接收所述第二網元傳輸的具有第二波長的第五報文,并通過所述第一時鐘記錄接收到所述第五報文的時刻為t40時刻;
所述第一網元從所述第二網元接收包含t30時刻的第六報文,所述t30時刻為所述第二網元通過第二時鐘記錄的傳輸所述第五報文的時刻;
所述第一網元在計算得到所述第一報文在第一線路的線路傳輸延時和第二報文在第一線路的線路傳輸延時之后,計算所述第一報文和第二報文的延時差;
將t10、t20、t30和t40作為時間戳信息,所述第一網元根據所述延時差,對所述時間戳信息中的目標時間戳進行延時補償,其中,所述目標時間戳為通過所述第一波長與所述第二波長之間線路傳輸延時較小的波長傳輸信息時對應的時間戳;
所述第一網元根據延時補償后的時間戳信息,計算所述第一網元和第二網元之間的時間偏差。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線路傳輸延時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若所述第一線路為光纖,在計算得到第一報文在第一線路的線路傳輸延時后,計算光速與所述第一報文在第一線路的折射率的比值,將所述比值作為所述第一報文在所述第一線路的傳輸速度;
計算所述第一報文在所述第一線路的傳輸速度與所述第一報文在第一線路的線路傳輸延時的乘積,將所述乘積作為所述第一線路的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線路傳輸延時計算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若所述第一線路為光纖,在計算得到所述第一報文的線路傳輸延時和第二報文的線路傳輸延時之后,根據所述第一報文和第二報文的線路傳輸延時差、所述第一線路的長度和所述第一波長與第二波長的波長間隔,計算所述第一線路的色散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95000.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