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茶樹的施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94766.3 | 申請日: | 2017-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375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1-10 |
| 發明(設計)人: | 焦志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鎮江西古山生態農業養殖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鎮江京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32107 | 代理人: | 夏哲華 |
| 地址: | 21200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茶樹 施肥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樹的種植管理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茶樹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術
茶樹屬灌木或小喬木,嫩枝無毛。葉革質,長圓形或橢圓形,可用于制造茶葉。茶葉源于中國,飲茶始于中國。茶葉可以用開水直接泡飲,依據品種和制作方式以及產品外形分成六大類。依據季節采制可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茶葉雖然好喝,但是種植出味道清香的茶葉來說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為了提高茶葉的品質,人們采用了各種各樣的種植方法,但是其效果并不是很明顯,為此,也有人采用多施肥的方式增加產量,然而,其肥料的增加,雖然能夠提高產量,但是品質難以得到保障。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不但能夠提高茶葉品質,而且還能夠提高茶葉產量的茶樹的施肥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茶樹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把廢棄的稻殼按3-7%的比例與碳酸氫銨或畜禽糞便混合進行發酵形成稻殼肥;
B、在茶葉采收后,在茶樹周邊挖深25-35厘米,口徑30-40厘米的條形坑,所述每排茶樹開挖3-4條條形坑,將發酵形成的稻殼肥施加在條形坑內;
C、將施加稻殼肥后的條形坑用土覆蓋,然后澆水即可。
所述條形坑距離5-20厘米。
所述每年另挖條形坑并進行追肥。
采用上述的方法后,由于將廢棄的稻殼按3-7%的比例與碳酸氫銨或畜禽糞便混合進行發酵形成稻殼肥,然后將發酵好稻殼直接施加在靠近樹盤的位置上,稻田所含有的15種微量元素,幾乎都存在于稻殼廢熔渣中,由此既能夠通過稻殼達到防凍并保持土壤水分的目的,又能夠形成肥沃的肥料促使茶樹生長和茁壯成長,可使產量增長25%以上,并且生長過程中不需要添加其他農家肥,不但節約了生產成本,而且提高了茶葉品質和茶葉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茶樹的施肥方法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發明的茶樹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把廢棄的稻殼按3-7%的比例與碳酸氫銨或畜禽糞便混合進行發酵形成稻殼肥;
B、在茶葉采收后,在茶樹周邊挖深25-35厘米,口徑30-40厘米的條形坑,每排茶樹開挖3-4條條形坑,將發酵形成的稻殼肥施加在條形坑內;所述條形坑距離5-20厘米,每年另挖條形坑并進行追肥;
C、將施加稻殼肥后的條形坑用土覆蓋,然后澆水即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鎮江西古山生態農業養殖發展有限公司,未經鎮江西古山生態農業養殖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947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