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節能型家庭采暖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93629.8 | 申請日: | 2017-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92006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魏俊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馭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D19/10 | 分類號: | 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萬慧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111 | 代理人: | 王虎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東新區上海自***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節能型 家庭 采暖 控制 方法 裝置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采暖控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節能型家庭采暖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
背景技術
家庭采暖是以戶為單位、有別于集中供暖同時開始同時結束的個體化采暖模式,常見使用的燃氣壁掛爐具有強大的家庭中央供暖功能,能滿足多居室的采暖需求,各個房間能夠根據需求隨意設定舒適溫度,也可根據需要決定某個房間單獨關閉供暖,并且能夠提供大流量恒溫衛生熱水,供家庭沐浴、廚房等場所使用。
而隨著智能家居的興起,智能家庭采暖也以智能化、自動化、節能環保的優勢在家庭采暖領域有了更廣泛的應用,能夠更加靈活適應用戶多變的當前供暖需求。
傳統的溫控系統基于室內安裝溫控面板來實現溫度控制;而對于家庭采暖的智能控制,現有技術中也有一些應用物聯網遠程控制技術或嵌入式web服務器的控制系統的研發和應用,但是采暖循環泵的運轉只取決鍋爐是否設定為采暖模式,與室內是否需要供暖無關,導致能源浪費;鍋爐是否點火工作只取決于其出水溫度是否達到設定溫度,與室內是否需要供暖無關,導致能源浪費。而對于用戶端的需求信息,并未能很好兼容至控制系統中,從而造成用戶的當前需求與供暖效果的不匹配,因此亟待一種用戶可以對家庭采暖進行靈活、準確控制、及時滿足當前采暖需求的控制方法及系統。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采暖只取決鍋爐是否設定為采暖模式和鍋爐出水溫度是否達到設定溫度、而與室內是否需要供暖無關所導致能源浪費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節能型家庭采暖控制方法、裝置及系統,將用戶端的需求信息兼容至控制系統中,從而使得用戶的當前需求與供暖效果及時準確匹配,實現了用戶可以對家庭采暖進行靈活、準確控制、及時滿足當前采暖需求的效果。
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節能型家庭采暖控制方法,包括:
S1:設供暖房間數量為N,分別添加各個房間設定溫度Td和相應的室溫控制容差ΔT2;
S2:采集各個房間實時溫度Tr,判斷是否有供暖需求,將是否供暖啟動的信息上傳至云服務器,采集有供暖需求的房間數量n;
S3:云服務器接收到至少一個智能溫度控制器發出的供暖需求信息時,將供暖啟動指令傳送至智能鍋爐控制器;
S4:發送采集指令至水溫傳感器,采集鍋爐實時出水溫度Ts,判斷是否有出水加熱需求,智能鍋爐控制器將是否加熱啟動的信息上傳至云服務器;
S5:云服務器接收到加熱啟動指令時,將加熱需求信息傳送至智能鍋爐控制器,智能鍋爐控制器發送啟動采暖模式指令,供暖系統運行;
S6:當所有房間Tr≥Td時,云服務器通過智能鍋爐控制器發出關閉鍋爐采暖模式指令,供暖系統停止運行,Tr降低,循環執行步驟S2。
其中,房間設定溫度Td、室溫控制容差ΔT2、鍋爐出水設定溫度Th和鍋爐水溫控制容差ΔT1的具體數值根據實際環境需要和用戶需要進行人為設定。
可選地,用戶通過移動終端或本地智能溫度控制器操作界面輸入需求溫度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S2還具體包括:
若Tr<Td﹣ΔT2,開啟相應房間的采暖終端,并將供暖啟動的信息上傳至云服務器;
若Tr≥Td﹣ΔT2,不開啟相應房間的采暖終端,并將供暖不啟動的信息上傳至云服務器。
進一步地,所述S4還具體包括:
通過鍋爐實時出水溫度Ts與鍋爐出水設定溫度Th與鍋爐水溫控制容差ΔT1的差值比較,判斷是否啟動出水加熱模式;
若Ts<Th﹣ΔT1,鍋爐點火,水泵運轉,供暖系統開始運行,鍋爐實時出水溫度Ts升高,房間實時溫度Tr升高,直至Tr≥Td;
若Ts≥Th時,鍋爐熄火,水泵繼續運轉,采暖系統運行,房間實時溫度Tr升高,直至Tr≥Td。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馭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馭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9362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采暖系統熱計量方法及系統
- 下一篇:基于互聯網的電地暖能耗監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