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熱作模具鋼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93412.7 | 申請日: | 2017-06-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12391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5-29 |
| 發明(設計)人: | 馮丹竹;趙坦;范劉群;李云;石峰濤;劉浩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38/02 | 分類號: | 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24;C21D8/02;C21D1/32;C21D1/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402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具鋼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熱作模具鋼及其制備方法。鋼中含有C:0.45%~0.55%,Cr:5.50%~6.50%,Si:0.85%~1.10%,Mn:0.30%~0.50%,Mo:1.20%~1.50%,V:0.60%~1.00%,P≤0.013%,S≤0.03%,Gd:0.15%~0.25%,La:0.10%~0.15%,Y:0.10%~0.15%,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電爐熔煉,鋼坯加熱溫度為1200~1280℃,保溫2~4h,開軋溫度1150~1250℃,終軋溫度820~950℃,冷速5~10℃/s,終冷溫度400~550℃。第一階段等溫退火溫度830~880℃;第二階段等溫退火溫度730~780℃;淬火溫度1050~1150℃,回火溫度550~650℃。生產的熱作模具鋼具有高等向性及抗沖擊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高合金鋼生產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高等向性及抗沖擊性的熱作模具鋼材料。
背景技術
如今,我國的模具行業迅速發展,在世界范圍內中國模具制造比例逐步提高,模具鋼的用量也在顯著增加。熱作模具鋼作為模具鋼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取得較大進展,但其服役條件十分惡劣,合金元素含量較高,組織結構較為復雜,所以對其性能的要求更加苛刻。
目前,常規模具鋼應用中存在性能單一,使用壽命較短等問題,為了提高熱作模具鋼的綜合性能,可采用添加稀土元素來改善析出相的組成、分布、形貌,改變碳化物及夾雜物形態、細化晶粒、凈化和強化晶界等來提高其性能。
針對熱作模具中添加稀土元素來提高性能,國內外研究學者進行大量研發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
鄧開國,李長榮,楊遠梅在《中國稀土學報》,2016年,第34卷第4期中發表的論文《鈰元素對H13模具鋼等向性能的研究》中提出了在H13模具鋼中添加Ce元素含量0.05%時,H13的等向性能大幅度提高,橫縱向力學性能均呈上升趨勢,但其硬度顯著降低。
陳研在《鑄造技術》,2014年,第35卷第4期中發表的論文《稀土元素Gd和Sc對H13模具鋼熱疲勞性能的影響》中提出了在H13模具鋼中添加稀土元素Gd或Sc,尤其是復合添加Gd和Sc有利于促進H13模具鋼中碳化物的彌散分布、細化組織,改善了H13模具鋼的熱疲勞性能,但對其等向性能并沒有提高且生產成本高。
CN 200410010656.8公開了“新型變質熱作模具鋼”,鋼中加入Ce:0.005%~0.100%和Y:0.005%~0.100%作為復合變質元素,以改善新型變質熱作模具鋼的微觀組織來提高性能。通過加入了Y、Ce,細化晶粒,凈化了鋼液中的氧、硫等有害元素,改變夾雜的形貌、大小及分布,減少了偏析,從而大幅提高熱作模具鋼的沖擊韌性、抗疲勞及抗氧化腐蝕性能;加入稀土元素后,熱作模具鋼的硬度雖稍有提高,但其硬度及橫縱性能比仍不能滿足優質熱作模具鋼的嚴格要求。
添加稀土元素來提高熱作模具鋼的性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且我國稀土資源豐富,可選擇利用稀土元素來發展熱作模具鋼。但如何進行熱作模具鋼成分及工藝的設計,滿足多種性能要求,是發展熱作模具鋼的關鍵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熱作模具鋼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在熱作模具鋼中添加適量的稀土元素Gd、La、Y,結合熱軋及熱處理工藝,使得該種熱作模具鋼具有高硬度和優異的硬度均勻性,等向性能和抗沖擊性能,具有優異的綜合性能。同時該種新型熱作模具鋼的生產成本低廉,降低了工業生產的經濟成本。
具體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熱作模具鋼的化學成分按質量百分比為:C:0.45%~0.55%,Cr:5.50%~6.50%,Si:0.85%~1.10%,Mn:0.30%~0.50%,Mo:1.20%~1.50%,V:0.60%~1.00%,P≤0.013%,S≤0.03%,Gd:0.15%~0.25%,La:0.10%~0.15%,Y:0.10%~0.15%,其余為Fe和不可避免的雜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鞍鋼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鞍鋼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93412.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