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常溫催化合成2-溴-5-氟三氟甲苯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710492401.7 | 申請日: | 2017-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375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韓劉;李佳琪;劉文宇;李琴玉;蘇楊;黃雄;郁闖;孫世新;方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7C17/12 | 分類號: | C07C17/12;C07C25/1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4002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常溫 催化 合成 氟三氟 甲苯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制備2?溴?5?氟三氟甲苯的方法,該法以間氟三氟甲苯為原料,在硫酸、復合催化劑的條件下,溴素為溴化劑,常溫合成2?溴?5?氟三氟甲苯,本發(fā)明收率達到90.0%以上,純度99.0%以上,反應過程中應用的原料方便購得,生產成本低,反應過程中得到的廢酸可以循環(huán)使用,后處理簡單,反應條件溫和,具有良好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農藥化工產品的制備方法,特別是一種化學中間體2-溴-5-氟三氟甲苯的制備方法。本方法適用于以間氟三氟甲苯為原料,在硫酸、溴化物催化劑的條件下,溴素為溴化劑,常溫常壓反應得到2-溴-5-氟三氟甲苯的場合。
二背景技術
2-溴-5-氟三氟甲苯的分子式為C7H3BrF4,分子量為243。具有廣泛的用途,可以制備成有機試劑,同時其本身還可以制備醫(yī)藥中間體或農藥中間體。
目前國內外所報道的生產此產品主要有三條工藝路線:
1)間氟三氟甲苯經(jīng)硝化、還原得2-氨基-5-氟三氟甲苯,2-氨基-5-氟三氟甲苯經(jīng)重氮化、溴代得產品。此工藝路線原料昂貴與此產品售價相差無幾。
2)間氟三氟甲苯在冰乙酸、硫酸存在下,加入二溴海因,反應6h,冰解,中和得產品,此工藝成本略低于上述第一條生產工藝。但反應體系中含有冰乙酸、硫酸、二溴海因的溴離子離去后的殘余物混合在一起,后處理困難。
3)2-溴三氟甲苯經(jīng)硝化、還原得2-溴-5氨基三氟甲苯,經(jīng)重氮化、氟代得產品。此工藝路線需要在無水條件有機溶劑中155-175℃高溫裂解。
目前,上述國內外的方法存在下列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缺點:1、需使用有機溶劑液體石蠟、鹵代芳烴作為反應介質,不僅對周圍環(huán)境、人員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2、催化劑昂貴、成本較高;3、反應需在高溫條件下進行,設備要求高、能耗較大。
三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是,克服現(xiàn)有溶劑法生成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常溫催化合成2-溴-5-氟三氟甲苯的新方法。
本發(fā)明的技術解決方案如下: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常溫催化合成2-溴-5-氟三氟甲苯的方法,所述的制備方法以間氟三氟甲苯為原料,在硫酸、溴化物復合催化劑的條件下,常溫常壓下攪拌滴加溴素,經(jīng)過分離和提純后得到2-溴-5-氟三氟甲苯。反應式如下:
本發(fā)明所述的間氟三氟甲苯在溴化物、硫酸、溴素的存在下進行溴化反應,溴化反應生成產物和溴化氫,溴化氫在100%硫酸的存在下,常溫常壓條件下容易被氧化還原成溴素,可以循環(huán)參加溴化反應,同時,100%硫酸的氧化性較強,進一步增加了溴化能力,提高了反應速率,如果不加入硫酸在同等反應條件下間氟三氟甲苯的轉化率較低,加入100%硫酸后間氟三氟甲苯的轉化率大于99%,其詳細的制備方法如下:
1)向反應容器中依次投入相應質量的硫酸、溴化物和原料,在常溫常壓、攪拌條件下緩慢滴加相應質量的溴素;
2)加畢溴素,常溫常壓下攪拌一段時間,采用氣相色譜儀監(jiān)測反應進程,當原料含量小于1.0%時,停止反應;
3)將步驟2)中得到的產物進行靜置分離操作,得到粗品產物;
4)將步驟3)中得到粗品產物經(jīng)水洗、堿洗后脫溶,精餾收集158-162℃/mmHg的餾分,得到目標產品。
本發(fā)明所用的硫酸為100%硫酸,原料和硫酸用量的重量比為1∶0.5-0.9。100%硫酸替代其他濃度的硫酸,不僅用量大幅降低,而且反應在常溫常壓條件下進行,容易控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師范學院,未經(jīng)鹽城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92401.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