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能源汽車用中冷器連接管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89302.3 | 申請日: | 2017-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88739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周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通伯爵新能源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B29/04 | 分類號: | F02B29/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能源 汽車 用中冷器連 接管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新能源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新能源汽車用中冷器連接管。
背景技術
中冷器是新能源汽車增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件,無論是機械增壓發動機還是渦輪增壓發動機,都需要在增壓器和發動機進氣歧管之間安裝中冷器,其作用是提高發動機的換氣效率。在增壓中冷發動機臺架試驗過程中,需要用臺架中冷器將增壓器壓縮的氣體進行冷卻后輸送到進氣歧管,在輸送氣體的過程中,需要中冷器連接管。渦輪增壓的發動機為何會比普通發動機擁有更大的動力,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其換氣的效率比一般發動機的自然進氣更高。當空氣進入渦輪增壓后其溫度會大幅升高,密度也相應變小,而中冷器正是起到冷卻空氣的作用,高溫空氣經過中冷器的冷卻,再進入發動機中。如果缺少中冷器而讓增壓后的高溫空氣直接進入發動機,則會因空氣溫度過高導致發動機爆震甚至損傷熄火的現象。
現有技術中,新能源汽車上的中冷器連接管結構簡單、降噪效果差,耐壓、耐高溫性能差,使用壽命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能源汽車用中冷器連接管,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能源汽車用中冷器連接管,包括管體,所述管體呈Z字形結構,所述管體包括外管和內管,所述內管設置在外管內,且所述內管與外管之間設置加強層,所述管體兩端分別固定焊接第一連接法蘭和第二連接法蘭,所述內管為一體成型結構,所述外管包括上管、中管和下管,且所述上管與中管之間、所述中管與下管之間分別通過直角彎頭連接,所述內管的內壁上還設有耐高溫層;
所述第一連接法蘭和第二連接法蘭結構完全一致,包括法蘭本體,所述法蘭本體外壁設置有凹槽,且所述凹槽內部設置有密封橡膠環,所述法蘭本體上還設置有卡扣,所述卡扣外壁設置有凸起,且所述凸起與凹槽相匹配,所述卡扣內壁設置有螺紋。
優選的,所述加強層由T形立筋和發泡層構成,所述T形立筋與內管一體制成,所述T形立筋垂直與內管外壁上,所述外管內壁包覆在T形立筋的外表面上,所述T形立筋沿管體長度方向呈螺旋狀纏繞在內管的外壁上,所述T形立筋、內管和外管之間形成空腔,所述空腔內填充有發泡層。
優選的,所述耐高溫層包括組合板、環氧樹脂玻璃纖維板和粘結層,所述粘結層設置在組合板的下方,所述環氧樹脂玻璃纖維板固定在所述組合板上方,所述組合板包括有機纖維層、碳纖維層和耐火粘土層,所述碳纖維層設置在有機纖維層和耐火粘土層之間。
優選的,所述外管外壁上噴涂一層氟膠層。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結構簡單,能夠有效提高排氣效果,且能夠減低油耗和噪音,同時具有優異的耐壓、耐高溫和隔音性能,使用壽命長。
(2)本發明中,采用的連接法蘭結構簡單,能夠提高連接管整體的穩定性和密封性。
(3)本發明中,在內管與外管之間設置加強層;加強層由T形立筋和發泡層構成,T形立筋與內管一體制成,T形立筋垂直與內管外壁上,外管內壁包覆在T形立筋的外表面上,T形立筋沿管體長度方向呈螺旋狀纏繞在內管的外壁上,T形立筋、內管和外管之間形成空腔,空腔內填充有發泡層,采用此結構,能夠使連接管通過加大壁厚來提高強度,能夠吸收外界對管體造成的整體沖擊,起到很好的隔音效果。
(4)本發明中,采用的耐高溫層耐高溫性能好,且具有耐磨的特點,具有保溫隔熱和防火的優點,能夠進一步延長連接管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連接法蘭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耐高溫層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通伯爵新能源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南通伯爵新能源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893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