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球面并聯機構的輪腿式移動機器人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89117.4 | 申請日: | 2017-06-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400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瑞琴;梁世杰;苗智英;孟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2D57/028 | 分類號: | B62D57/028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晉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51***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球面 并聯 機構 輪腿式 移動 機器人 | ||
1.一種基于球面并聯機構的輪腿式移動機器人,包括底盤(1)和沿底盤(1)長度方向對稱設置的四個結構及規格完全相同的輪腿系統,其特征在于:輪腿系統包括輪結構和腿部結構,腿部結構為兩支鏈的球面并聯機構且每條支鏈為RPR結構,輪腿系統包含I號輪腿系統(I)、II號輪腿系統(II)、III號輪腿系統(III)和IV號輪腿系統(IV),I號輪腿系統(I)包括I號電機(4),I號電機(4)裝設在底盤(1)的電機槽內,I號電機(4)連接有減速器(5),減速器(5)固定在軸承座(2)上,軸承座(2)固定在底盤(1)上,減速器(5)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3)連接有I號電磁離合器(24),I號電磁離合器(24)固定在離合器座(11)上,離合器座(11)固定在底盤(1)上,減速器(5)的輸出軸在位于其與I號電磁離合器(24)的輸入軸間連接有I號同步輪(6),I號電磁離合器(24)的輸出軸上設置有II號同步輪(25),II號同步輪(25)通過IV號同步帶(21)連接有VIII號同步輪(20);I號同步輪(6)通過I號同步帶(7)連接有III號同步輪(15),III號同步輪(15)兩端的輸出軸上分別連接有II號電磁離合器(9)和III號電磁離合器(17),II號電磁離合器(9)的輸出軸上連接有IV號同步輪(8),III號電磁離合器(17)的輸出軸上連接有V號同步輪(23),IV號同步輪(8)通過II號同步帶(14)連接有VI號同步輪(13),VI號同步輪(13)固接在外軸(12)上,V號同步輪(23)通過III號同步帶(18)連接有VII號同步輪(19),VII號同步輪(19)固接在中間軸(16)上,外軸(12)通過軸承和配套的軸承座固定在底盤(1)上,中間軸(16)裝在外軸(12)內,且通過軸承和配套的軸承座與底盤(1)固定,外軸(12)與中間軸(16)間設置有潤滑油,內軸(10)裝在中間軸(16)內,中間軸(16)與內軸(10)間設置有潤滑油,內軸(10)通過軸承和配套的軸承座與底盤(1)固定,且內軸(10)的一端與VIII號同步輪(20)連接,內軸(10)的另一端與輪胎(35)連接;外軸(12)末端連接有支撐桿一(33),支撐桿一(33)固接有II號電機(34),支撐桿一(33)鉸接有連桿一(22),連桿一(22)的一端與II號電機(34)的電機軸固接,連桿一(22)的另一端固接有滑塊一(26),滑塊一(26)套設在圓弧腿一(27)上,中間軸(16)的末端固接有支撐桿二(32),支撐桿二(32)上固接有III號電機(31),支撐桿二(32)鉸接有連桿二(30),連桿二(30)的一端與III號電機(31)的電機軸固接,連桿二(30)的另一端固接有滑塊二(26a),滑塊二(26a)套設在圓弧腿二(28)上,圓弧腿二(28)固接有行走腿(29),圓弧腿二(28)和行走腿(29)的連接處與圓弧腿一(27)的端部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球面并聯機構的輪腿式移動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滑塊一(26)和圓弧腿一(27)間設置有滾輪,滑塊二(26a)和圓弧腿二(28)間設置有滾輪。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球面并聯機構的輪腿式移動機器人,其特征在于:行走腿(29)與地面接觸部分設置有橡膠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北大學,未經中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8911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內置式電控放水閥
- 下一篇:氣動液壓閥多功能執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