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馬鮫魚活性多肽的復配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88601.5 | 申請日: | 201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799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4 |
| 發明(設計)人: | 游亦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樂清益昌食品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33/00 | 分類號: | A23L33/00;A23L33/18;C12P2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仲龍騰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靜 |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馬鮫魚 活性 多肽 復配物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魚類產品深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基于馬鮫魚活性多肽的復配物。
背景技術
馬鮫魚(Scomberomorus niphonius)體形狹長,頭及體背部藍黑色,一般體長為25~50厘米、體重300~1000克。分布于北太平洋西部,我國產于黃海和渤海。馬鮫魚肉質細嫩潔白,糯軟鮮爽,營養豐富,尾巴的味道特別好,物美價廉,素有"鯧魚嘴,馬鮫尾"之說。馬鮫魚生得渾身肥滿,是一種經濟價值較高的海產優質魚類,每百克魚肉含蛋白質19.1克,脂肪2.5克,并含多種維生素等。馬鮫魚膽固醇含量低,富含提高人腦智力的DHA元素和大量蛋白質、氨基酸以及鈣、鐵、鈉等微量元素,還具有提神和防衰老等食療功效,常食對治療貧血、早衰、營養不良、產后虛弱和神經衰弱等癥有一定輔助療效。馬鮫魚肉多刺少,肉嫩味美,民間有"山上鷓鴣獐,海里馬鮫魚"的贊譽。
生物活性肽(Bioactive peptides)是指一類有特殊生理活性的肽類,一般由3到20個氨基酸組成,具有各種代謝和生理調節功能。肽的吸收機制要比氨基酸好,蛋白質經過蛋白酶酶解后,大部分以多肽形式被吸收,所以其營養價值要比游離態的氨基酸高。生物活性肽按來源可以分為陸地和海洋生物活性肽;按功能可以分為感官肽和生理功能肽,其中生理功能肽包括抑菌肽、抗氧化肽、降血壓肽、降血脂肽等;按獲取方式則可以分為天然存在的生物活性肽、人工合成的和酶解制備的生物活性肽。目前生物活性肽的高效制備主要采用酶解的方式,這種方法有許多優點,如條件溫和、安全性高、成本低等,因而備受關注。利用海洋生物制備生產海洋生物活性肽已成為現在研究的熱點,海洋中存在各種天然生物活性物質,作為海洋活性物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天然海洋活性多肽依然成為未來發展的焦點。
現有技術如授權公告號為CN 103937864 B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從鳀魚中分離的活性多肽,得到的抗神經細胞損傷多肽分子量為2,181Da;由天門冬氨酸、蘇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異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組氨酸、賴氨酸和精氨酸等十一種氨基酸組成,是一種新型的具有活性的多肽。該多肽可以顯著提高PC12神經細胞的存活率,在終濃度為50μg/mL時,細胞存活率與損傷組比較提高了26.4%,有效地減輕了谷氨酸鹽誘導的神經細胞損傷,但該制備方法比較復雜,不合適工業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吸收效率高,無金屬異味,性質穩定,無毒副作用,具有改善缺鐵性貧血作用的基于馬鮫魚活性多肽的復配物。
本發明針對上述技術中提到的問題,采取的技術方案為:基于馬鮫魚活性多肽的復配物,成分及其重量份為:馬鮫魚活性多肽2~3份、1mol/L的氯化亞鐵溶液0.5~1份、抗壞血酸0.1~0.3份、水90~100份。上述復配物是一種多肽-亞鐵螯合物,可制成醫用食品,能容易的透過腸粘膜而被腸道有效吸收,促進和提高了人體對鐵元素的吸收利用,利用率高,對人體無毒副作用,無金屬異味,性質穩定,具有改善缺鐵性貧血,促進生長、延緩衰老及增強機體免疫力等生物及營養功能活性。
基于馬鮫魚活性多肽的復配物的制備方法,具體操作步驟為:
原料預處理:將馬鮫魚副產物切塊,烘干,粉碎后過100~120目篩,2~6℃下密封保存,備用;
脫脂:將魚粉以料液比為1:2~4加入石油醚,20~30℃下抽提5~7h脫脂,過濾,清水洗凈,待石油醚揮發完全后烘干;
一步酶解:將脫脂后魚粉按料液比為1:2~4加水,混合均勻,調節pH值至6~7,按0.5~1.5%加酶量添加木瓜蛋白酶,在52~75℃下酶解2~3h,滅酶,備用;
二步酶解:將脫脂一步酶解后魚粉混合液,調節pH值至8~9,按1~2%加酶量添加堿性蛋白酶,在50~60℃下酶解2~3h,滅酶,離心,酶解液備用,因為堿性蛋白酶水解能力強,但水解位點的活性氨基酸較少,得到的大分子肽段多,經離心得到的多肽得率少,不宜作為第一步酶解,而木瓜蛋白酶的水解位點的活性氨基酸較多,故應先用木瓜蛋白酶水解,再用堿性蛋白酶作為第二步深度水解,既保證得到的水解液多肽分子量低,同時含量較高;
脫色、脫腥:將酶解液pH調節至3.5~4.5,加入0.3~0.8wt%的活性炭,在40~50℃下攪拌40~50min,經2~3μm微濾膜微濾,微濾液備用,活性炭具有發達的空隙結構,比表面積大,當被脫除的有色物質分子直徑小于或等于活性炭孔的入口直徑時,可被活性炭吸附,起到脫色、脫腥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樂清益昌食品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樂清益昌食品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88601.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