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除PM2.5的空氣過濾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88249.5 | 申請日: | 201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7490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19 |
| 發明(設計)人: | 徐斌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建源節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0/00 | 分類號: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業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8 | 代理人: | 陳康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pm2 空氣 過濾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氣過濾領域,具體的講是一種除PM2.5的空氣過濾裝置。
背景技術
新風系統是由送風系統和排風系統組成的一套獨立空氣處理系統,它分為管道式新風系統和無管道新風系統倆種。管道式新風系統由新風機和管道配件組成,通過新風機凈化室外空氣導入室內,通過管道將室內空氣排出;無管道新風系統由新風機組成,同樣由新風機凈化室外空氣導入室內,同時由呼吸寶將室內污濁空氣排出。相對來說管道式新風系統由于工程量大更適合工業或者大面積辦公區使用,而無管道新風系統因為安裝方便,更適合家庭使用。
空氣污染已經被列為世界三大污染之一,危害和影響都非常大,吸入低質量空氣很容易損害身體健康,誘發各種疾病。采用過濾材料對空氣進行過濾,特別是新風系統中使用過濾材料過濾是十分普及的。空氣污染中以PM2.5的危害最為巨大,其存在粒徑小,能夠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細顆粒物進入人體到肺泡后,直接影響肺的通氣功能,使機體容易處在缺氧狀態。
現有過濾裝置過濾效果受過濾器體積大小的制約,往往體積小的過濾器其過濾效果不理想,但是過濾器體積增大會大幅增加設備的成本,同時針對PM2.5吸附效果不夠理想。
因此需要一種結構簡單,能夠不增加過濾器體積的前提下,能夠增加過濾風道,從而提高過濾效果,同時能夠吸附PM2.5,大幅降低過濾后空氣中PM2.5含量的一種除PM2.5的空氣過濾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過濾裝置過濾效果受過濾器體積大小的制約,往往體積小的過濾器其過濾效果不理想,但是過濾器體積增大會大幅增加設備的成本,針對PM2.5吸附效果不夠理想的問題,提供一種除PM2.5的空氣過濾裝置。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除PM2.5的空氣過濾裝置包括吸氣器、一號喇叭口、進氣管、空氣過濾器、水過濾器和出氣管。其中吸氣器內設有風機,吸氣器一端與一號喇叭口的大頭端連接。一號喇叭口的小頭端與進氣管連接,水過濾器內盛有過濾液,水過濾器的進液口與進液管連接,水過濾器的出液口與出液管連接,水過濾器的出氣口位于過濾液液面上方,且通過連接管與空氣過濾器的進氣口連接。進氣管伸入水過濾器,且進氣管位于水過濾器內的一端開口在過濾液液面下方。空氣過濾器出氣口與出氣管連接,空氣過濾器內設有過濾膜和柵板。柵板豎向設置在空氣過濾器內,一部分柵板與空氣過濾器內壁底部連接,另一部分柵板與空氣過濾器內壁頂部連接,且與空氣過濾器內壁底部連接的柵板和與空氣過濾器內壁頂部連接的柵板交替設置,柵板長度小于空氣過濾器內壁頂部與內壁底部的間距。
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將整個空氣凈化過程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通過水過濾器對空氣中PM2.5進行吸附和清理,大幅度降低輸入到空氣過濾器中PM2.5含量,然后通過在空氣過濾器中增加柵板,將原有的過濾風道長度大幅度增加,可以在不增加過濾器體積的前提下,提高過濾效果。
同時與水過濾器連接的進液管和出液管,調節水過濾器中過濾液的液位,保證吸附過濾PM2.5的效果。
進一步的,一號喇叭口內連接有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第一連接桿靠近一號喇叭口的大頭端,第一連接桿上設有第一格擋板。第一格擋板均勻分布有第一組透氣孔,第二連接桿靠近一號喇叭口的小頭端,第二連接桿上設有第二格擋板,第二格擋板均勻分布有第二組透氣孔。
進一步的,第一連接桿一端與一號喇叭口內壁頂部連接,第二連接桿一端與一號喇叭口內壁底部連接。
進一步的,第一格擋板的中心和第二格擋板的中心與進氣管的中心在同一直線。
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通過在喇叭口內設置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且在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上分別設置格擋板,將由風機吸進的氣體經過擋板的阻擋,通過透氣孔氣體分布均勻,可以大幅降低因氣體不均勻導致輸入到水過濾器內局部氣流不一致導致的過濾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進一步的,第一組透氣孔與第二組透氣孔錯位設置。
進一步的,過濾膜包括玻璃纖維過濾膜、化工纖維過濾膜、植物纖維過濾膜和細菌纖維素過濾膜。
可選的,玻璃纖維過濾膜、化工纖維過濾膜、植物纖維過濾膜和細菌纖維素過濾膜沿過濾器內氣體流向依次設置,且玻璃纖維過濾膜、化工纖維過濾膜、植物纖維過濾膜和細菌纖維素過濾膜均與過濾器內壁頂部連接的柵板連接。
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根據空氣中不同異物的大小,采用了玻璃纖維過濾膜、化工纖維過濾膜、植物纖維過濾膜和細菌纖維素過濾膜,四種過濾膜進行過濾,提高過濾效果,大幅降低排出氣體PM2.5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建源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建源節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8824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遮光簾(HPD?15)
- 下一篇:遮光簾(HPD?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