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空調室內機、空調器和空調室內機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87968.5 | 申請日: | 201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70507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玉香;楊檢群;曹端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3/10 | 分類號: | F24F13/10;F24F1/0073;F24F8/108;F24F13/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潤律師事務所 11522 | 代理人: | 朱櫟 |
| 地址: | 51907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空調 室內 空調器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空調室內機、空調器和空調室內機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調室內機包括:面板(1)和殼體(2);進風口(3),設置在殼體(2)上;空氣凈化裝置(4),設置在進風口(3)位置處;驅動裝置(5),能夠驅動空氣凈化裝置(4)運動、以打開進風口(3),以及同時驅動面板(1)運動、以打開面板(1)所覆蓋的進風區域。本發明通過打開面板還能打開面板處所覆蓋的進風區域,進一步增大進風面積,提高空氣進氣流量、提高換熱效率,使得空調室內機在無需過濾時換熱效果得到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空調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空調室內機、空調器和空調室內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空調內機的空氣凈化模塊是在進風口安置IFD凈化模塊,起到除塵、殺菌、除PM2.5的作用,同時也存在一定的缺陷:IFD除塵模塊全覆蓋成本太高,采用高效過濾網全覆蓋則阻力大,進風速度緩慢,不利于室內空氣快速換熱,在空氣質量本身較高或已達到凈化效果后仍阻塞進風口,使用方式不夠靈活。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現有技術中出現了一種采用空氣凈化器的壁掛式空調器室內機,其中空氣凈化模塊與機殼頂部由實現空氣凈化模塊與空調器進風口相對位置變化的驅動連接機構連接,空氣凈化模塊具有遮擋空調器進風口位置和整體抬起離開空調器進風口位置,其能在只用空氣調節功能時,方便使空氣凈化器離開頂部的進風口,從而不影響空調器的進風量。
但是上述技術手段仍然存在空調室內機的進風面積仍然有限的缺陷、導致在不進行空氣過濾時其換熱效果仍然不是很佳,且空氣凈化模塊整體抬起所耗費的成本和動力都較高,經濟性不高。
由于現有技術中的具有過濾功能的空調室內機存在不進行過濾時阻力大、進風速度慢、換熱效果不好等技術問題,因此本發明研究設計出一種空調室內機、空調器和空調室內機的控制方法。
發明內容
因此,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具有過濾功能的空調室內機存在換熱效果不好的缺陷,從而提供一種空調室內機、空調器和空調室內機的控制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空調室內機,其包括:
面板和殼體;
進風口,設置在所述殼體上;
空氣凈化裝置,設置在所述進風口位置處;
驅動裝置,能夠驅動所述空氣凈化裝置運動、以打開所述進風口,以及同時驅動所述面板運動、以打開所述面板所覆蓋的進風區域。
優選地,還能驅動所述空氣凈化裝置運動、以關閉所述進風口,以及同時驅動所述面板運動、以關閉所述面板所覆蓋的進風區域。
優選地,所述空氣凈化裝置包括第一濾網和第二濾網,其中所述第一濾網通過所述第一濾網支架被支承在所述殼體上、所述第二濾網通過所述第二濾網支架被支承在所述殼體上。
優選地,所述第一濾網支架通過朝向斜向上運動、以打開所述第一濾網,所述第二濾網支架能被所述第一濾網支架驅動往上運動、以打開所述第二濾網。
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主動齒輪、與所述主動齒輪相連以驅動所述空氣凈化裝置運動的從動齒條和與所述主動齒輪相連以驅動所述面板運動的從動齒輪。
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第一連桿,所述第一連桿的一端連接至所述從動齒條上、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一濾網支架上,以通過所述第一連桿帶動所述第一濾網支架而做運動。
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第二連桿,所述第二連桿的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一濾網支架上、另一端連接至所述第二濾網支架上,以通過所述第二連桿帶動所述第二濾網支架而做運動。
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還包括第三連桿,所述第三連桿的一端連接至所述從動齒輪上、另一端連接至所述面板上,以通過所述第三連桿帶動所述面板而做運動。
優選地,還包括驅動盒蓋,所述驅動盒蓋內設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經珠海格力節能環保制冷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8796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