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交替式循環除淤泥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87211.6 | 申請日: | 201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88247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22 |
| 發明(設計)人: | 張強;史怡心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宇恒環保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00 | 分類號: | C02F1/00;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鄭州市華翔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41122 | 代理人: | 王明朗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州市高新技術***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替 循環 淤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交替式循環除淤泥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的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形成了大量建有經濟開發區、工業園區的小城鎮,配套的處理小城鎮生活污水顯得越來越重要,但這些小城鎮污水收集管網不健全,污水處理設施缺乏,給當地水環境造成嚴重影響。這些污水具有排放不規律、水質水量變化大等特點,有些還有特殊的工業廢水進入。
在對污水進行凈化處理之前,需要在污水內加入氧化劑、催化劑、絮凝劑等物質,并使各種物料混合均勻后,才開始進行后續工藝的操作 ;但是當污水內含有大量的有機大分子物質、顆粒狀或者粉末狀物質時。尤其是當污水內含有大量的有機大分子物質時,如果污水與氧化劑、催化劑或者絮凝劑的混合不夠充分,有機大分子物質就不能與氧化劑、催化劑或者絮凝劑充分反應,從而會將一部分大分子物質遺留下來,這就不能達到徹底凈化污水的效果。
在現有技術中,通常使用沉淀池來沉淀顆粒狀物質,但是沉淀凈化需要消耗較長的時間,而且凈化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也有一部分處理廠采用化學的方法處理上述污水,但是,現有技術中的物料混合器并不能使污水、淤泥和氧化劑、催化劑以及絮凝劑達到充分的混合,而混合不充分就會影響后續污水處理的效果。
目前絕大多數鄉鎮生活污水處理工藝沿用城市污水廠的處理工藝,但這些處理工藝與鄉鎮生活污水的特性并不能有效適應。因此,在傳統處理工藝的基礎上不斷進行技術革新,開發出一套高效、低耗、投資少、占地省、管理維護簡單、適應鄉鎮生活污水特性的處理方法,從源頭控制和治理小城鎮水污染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污水處理存在系統復雜和成本高的問題,提供一種具有循環處理功能的交替式循環除淤泥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交替式循環除淤泥裝置,包括污水池,在污水池底部設置與污水池等長度的淤泥清理通道,同時在污水池外側設置輔助淤泥通道;所述輔助淤泥通道與淤泥清理通道高度和寬度相同,而且兩者連通;輔助淤泥通道的長度不小于淤泥清理通道的長度;在所述淤泥清理通道和輔助淤泥通道的中心貫穿有推拉桿,在推拉桿的端部和中部分別固定有端部推拉板和中部推拉板,所述端部推拉板和中部推拉板與所述淤泥清理通道和輔助淤泥通道內壁匹配;所述端部推拉板和中部推拉板分別位于污水池前后壁的下方;在所述輔助淤泥通道的底部設置有可控開閉的密封機構;在所述輔助污水通道的頂部設置有帶過濾功能的呼吸閥。
所述可控開閉的密封機構是在輔助淤泥通道的底部設置有釋放底板并通過鎖緊件密封固定。
所述可控開閉的密封機構是在所述輔助淤泥通道的底部設置有淤泥暫存區,淤泥暫存區底部設置有釋放底板并通過鎖緊件密封固定;在所述淤泥暫存區與輔助淤泥通道之間設置有支撐篦。
所述鎖緊件為電磁閥,用于驅動推拉桿的推拉桿驅動機構的控制端與控制器輸出端一連接,電磁閥與控制器輸出端二連接。
有益效果:本發明交替式循環除淤泥裝置是通過交替往復驅動兩個推拉板,能夠使污水池底部的淤泥不斷地向輔助污水通道一側轉移。在轉移過程中由于輔助污水通道為封閉式,所以基本不影響污水池內水壓狀態,當兩個推拉板回位后,中部的推拉板密封了污水池和輔助淤泥通道,此時可以控制輔助淤泥通道的釋放底板將淤泥排出。這種構造適合采用自動化排污控制操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之一。
圖2是本發明的剖面結構示意圖之二。
圖中標號1為污水池,10為淤泥清理通道,11為推拉桿,12為輔助淤泥通道,13為淤泥暫存區,14為端部推拉板,15為中部推拉板,31為帶過濾功能的呼吸閥,32為推拉桿驅動機構,33為電磁閥。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交替式循環除淤泥裝置,如圖1所示,在污水池1底部設置與污水池1等長度的淤泥清理通道10,同時在污水池1外側設置輔助淤泥通道12。
輔助淤泥通道與淤泥清理通道高度和寬度相同,而且兩者連通。輔助淤泥通道12的長度不小于淤泥清理通道的長度。
在所述淤泥清理通道10和輔助淤泥通道12的中心貫穿有推拉桿11,推拉桿11可以通過人力驅動,也可以在推拉桿11的末端與推拉桿驅動機構32傳動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宇恒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未經鄭州宇恒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872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