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凹陷點的自動痔瘡套扎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87082.0 | 申請日: | 201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262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7-09-05 |
| 發明(設計)人: | 顧俊 | 申請(專利權)人: | 太倉市中醫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B17/12 | 分類號: | A61B17/12;A61B17/3205;C08L7/00;C08L91/06;C08L89/00;C08K13/02;C08K5/09;C08K3/22;C08K5/053;C08K3/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 地址: | 2154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凹陷 自動 痔瘡 套扎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帶凹陷點的自動痔瘡套扎器。
背景技術
痔瘡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現今醫學對于痔瘡的治療方法,多采用手術切除的方法,該方法費用高,術后創傷面積大,患者疼痛難忍,鑒于此種原因,在臨床治療中,開始采用痔瘡套扎器,該痔瘡套扎器是通過負壓吸住痔瘡病灶組織,然后用橡膠圈套扎,橡膠圈下的組織將逐漸因血液不循環而壞死脫落,最終排出體外。
在實際操作中,所使用的膠圈套扎器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
1.現有技術中的套扎器,其膠圈為核心部件,然而,現有技術中的膠圈的內面均為光滑面,在套扎時與痔瘡無咬合結構,加之痔瘡是在組織液比較豐富的環境中,潤滑性能好,使得套扎膠圈相對痔瘡產生滑脫的問題。
2.現有技術中的套扎器結構主要包括吸管、膠圈、推管;膠圈是套接在吸管外周上的,使用時,通過吸管將痔瘡吸入吸管內,然后操作推管,使得膠圈滑落在痔核根部進行圈套。然而,膠圈在使用時需要裝配在吸管上才能使用,由于膠圈的孔徑很小,一般通常需要借助外在的器械才能將膠圈管安裝在吸引管上,而現有技術中無專門的擴圈器,在借助其它器械擴張安裝的時容易變形。導致膠圈在套扎時抗濕滑性差,固定不牢固,容易脫落。
3.現有技術中的套扎器的發展始終著眼于器械本身的創新,套扎膠圈的研發卻很少提及,現有技術中的天然橡膠制成膠圈制成,由于天然橡膠生物相溶型一般,易引起排斥反應,導致感染和炎癥,抗濕滑性能差,套扎不牢固,膠圈容易脫落;蛋白質和細胞粘附于材料表面,易滋生細菌,同時患者疼痛感加劇。
中國專利文獻CN201620053154.1,申請日20160120,專利名稱為:可重復使用型套扎器,公開了一種可重復使用型套扎器,包括殼體、抽負壓泵、蓄電池、吸盤、吸管、推圈、推桿、存儲罐和扳機,存儲罐的前端設置有連接體,吸管的前端與吸盤相通,后端可拆卸地插入柱形腔中,以實現吸管與存儲罐的相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體上的柱形腔的開口暴露在外,以便使用人員進行更換吸管和推桿,實現套扎器的重復使用。
上述專利文獻的套扎器,通過將與吸管相連接的連接體暴露在外,將驅使推桿的推塊暴露在外,方便了吸管和推桿部分進行拆卸和組裝,避免了連接體和推塊在殼體內部不易看清的弊端,方便了醫護人員使用、降低了醫療成本、節省了材料,更加環保節能,有益效果顯著,更適于應用推廣。但是關于一種方便安裝膠圈、能夠通過咬合的方式套扎,抗濕滑、固定牢靠不易脫落的技術方案則無相應的公開。
綜上所述,需要一種方便安裝膠圈、能夠通過咬合的方式套扎,抗濕滑、固定牢靠不易脫落的套扎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一種能夠方便安裝膠圈、能夠通過咬合的方式套扎,抗濕滑、固定牢靠不易脫落的套扎器。
本發明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凹陷點的自動痔瘡套扎器中的膠圈本體。
本發明的另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膠圈本體的制備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帶凹陷點的自動痔瘡套扎器,所述的自動痔瘡套扎器包括膠圈本體、擴圈接頭、上圈接頭、吸引管、推進管、復位彈簧、傳遞管、扳機、手柄;所述的膠圈本體經擴圈接頭以及上圈接頭安裝在吸引管近端管口的外周面上;所述的吸引管一端與手柄連接,吸引管另一端連接擴圈接頭;所述擴圈接頭與上圈接頭相匹配;所述吸引管外周面上設有推進管、復位彈簧、傳遞管;所述的復位彈簧一端與推進管連接,復位彈簧另一端與傳遞管連接;所述吸引管近端與手柄連接;所述的擴圈接頭包括擴圈部和連接部;在擴圈部的外周面上固設有三個滑條;所述連接部與擴張部的連接處設有環形槽,該環形槽與吸引管的端部相配合;所述的上圈接頭設有與擴圈接頭相匹配的空腔,在該空腔的內壁設有三個滑軌;所述滑軌與擴圈接頭上的滑條相配合;所述膠圈本體上設有凹陷點,凹陷點環形分布在膠圈本體的內側面形成咬合部;所述凹陷點等間距分布。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傳遞管一端設有按壓盤,另一端的外周面設有推動齒輪;所述扳機包括把手、轉軸、扳機輪;所述的轉軸一端扳機輪連接,另一端與把手連接;所述扳機輪與推動齒輪通過齒輪嚙合的方式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擴圈部呈錐形。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滑條上設有薄膜。
為實現上述第二個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太倉市中醫醫院,未經太倉市中醫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8708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