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動物誘顫除顫一體化檢測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86809.3 | 申請日: | 201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0704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1 |
| 發明(設計)人: | 周厚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周厚榮 |
| 主分類號: | A61N1/39 | 分類號: | A61N1/39;A61N1/36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眾智信知識產權事務所 53113 | 代理人: | 張璽 |
| 地址: | 550002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連接線 顯示器 電極 放電器 一體化檢測裝置 起博電極 除顫器 殼體 端口連接 殼體內部 靈活設置 生成圖像 實時顯示 實驗對象 實驗數據 保護盒 電刺激 端口處 上端處 導出 旋鈕 成功率 連通 保證 查詢 安全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動物誘顫除顫一體化檢測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設有除顫器和放電器;所述殼體一側設有顯示器,該顯示器通過導線與放電器與除顫器連通,所述顯示器一側設有多個旋鈕;所述顯示器的上端處分別設有端口,該端口處設有保護盒;所述端口上設置有多根連接線,該連接線一端與端口連接,連接線的另一端與誘顫電極和起博電極連接;所述端口通過連接線分別連接誘顫電極;所述端口通過連接線連接起博電極;該發明的有益效果:實驗數據均可實時顯示并生成圖像導出,方便研究者查詢,設置的放電器可靈活設置電刺激的時間,設置的除顫電極保證了實驗除顫,保證了實驗對象的安全,提高造模成功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動物誘顫除顫一體化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心室肌纖維的持續不規則、不協調的顫動使有效心跳立即停止,心臟失去正常的泵血功能,迅速引起血流動力學障礙,表現為心力衰竭和或心源性休克,導致病人在幾秒內失去知覺,僅十分鐘時間就會死亡。盡管已經研發出各類的室顫檢測裝置,如現有的監護儀也帶有室顫自動檢測及報警功能,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設備較大,攜帶不便,所以小型化、低功耗是室顫檢測裝置的發展方向;心臟驟停是危害公眾健康最嚴重事件,心臟驟停最常見的形式為心室顫動,為研究心臟驟停后各種機制及病理生理變化,常常通過心室顫動模型來完成;目前主要通過交流電致顫法,不同動物電阻各不相同,所需電壓、電流、脈寬、持續電刺激時間各不相同,另外,大鼠有自除顫現象,需設計程控刺激方案,更改電刺激參數時,中斷電刺激,導致重新電刺激時間延長及造模失敗。因此,是最嚴重的,也是致命的惡性心律失常,盡管已經研發出各類的室顫檢測裝置,如現有的裝置帶有誘顫室顫功能,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設備較大,攜帶不便,所以小型化、一體化、低功耗是誘顫室顫檢測一體化裝置。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時監測實驗對象的心臟情況,本裝置除顫誘顫一體化,使得建模成功率提高,快速消除室顫,既能保證了實驗對象的安全性能大大提高,又使得提高了實驗建模的成功率的誘顫除顫一體化檢測裝置。
技術方案:一種動物用誘顫除顫檢測一體化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部設有除顫器和和放電器;所述殼體一側設有顯示器,該顯示器通過導線與放電器與除顫器連通,所述顯示器一側設有第一旋鈕、第二旋鈕和第三旋鈕;所述顯示器的上端處分別設有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該端口處設有保護盒;所述端口上設置有多根連接線,該連接線一端與端口連接,連接線另一端與第一誘顫電極、第二誘顫電極、第一除顫電極和第二除顫電極連接;所述第一端口與第二端口通過連接線分別連接第一誘顫電極和第二誘顫電極;所述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通過連接線分別連接第一除顫電極和第二除顫電極。
具體地,所述放電裝置一側設有把手。
具體地,所述第一旋鈕和第二旋鈕均連通放電器。
具體地,所述保護盒上設有密封蓋,該密封蓋上設有密封把手。
具體地,所述殼體一側靠近旋鈕一端處設有數據端口。
具體地,所述顯示器為觸屏顯示器。
具體地,所述端口與連接線均為插針連接。
具體地,所述放電器內設置有第一電路和第二電路。
具體地,所述誘顫電極上設有心電傳感器
具體地,所述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第三端口、第四端口四周設有保護盒(14)該保護盒上設密封蓋,密封蓋上設有密封把手。
有益效果: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所有實驗數據均可實時顯示并生成圖像導出,方便研究者查詢,設置的誘顫裝置設有分別設有第一電路跟第二電路,可靈活設置電刺激的時間,設置誘顫電極,可了解實驗對象體內生理參數,設置的除顫電極,便于實時采取除顫措施,方便提高建模成功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周厚榮,未經周厚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8680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植入式神經刺激器的封裝結構及封裝方法
- 下一篇:量子生態能量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