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失調電壓消除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86415.8 | 申請日: | 201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1349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熊守芬;李景虎;涂航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億芯源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F1/30 | 分類號: | H03F1/30;H03F3/14;H03F3/45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松花江專利商標事務所 23109 | 代理人: | 岳泉清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廈門市中國(福建***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失調 電壓 消除 電路 | ||
1.失調電壓消除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流-電壓控制單元(100)、低通濾波器(101)、全差分運算放大器A0、電壓比較器COMP、精細電流調整單元(102)和移位寄存器(103);
電流-電壓控制單元(100):用于接收前一級跨阻放大器輸出的同相輸入電壓DIN、反相輸入電壓DINB;
用于向下一級限幅放大器、低通濾波器(101)輸出經過調整后同相輸出電壓DOUT、反相輸出電壓DOUTB;
通過調整內部正反向支路電流的大小來改變輸出電壓的大小;
低通濾波器(101):用于將電流-電壓控制單元(100)輸出的數據濾波,保留直流電壓部分;并同相輸出給電壓比較器COMP;
電壓比較器COMP:用于對輸入的電壓進行比較,當同相輸出電壓DOUT、反相輸出電壓DOUTB存在失調時,且失調電壓大于0時,電壓比較器COMP輸出高電平1;失調電壓小于0時,電壓比較器COMP輸出低電平0;
移位寄存器(103):接收電壓比較器COMP指令,對精細電流調整單元(102)發出開關控制指令;當電壓比較器COMP輸出高電平1時,移位寄存器(103)隨著時鐘節拍間歇式發布開關控制指令,來控制精細電流調整單元(102)開啟正向支路開關和關閉反向支路開關;當電壓比較器COMP輸出低電平0時,移位寄存器(103)隨著時鐘節拍間歇式發布開關控制指令,來控制精細電流調整單元(102)開啟反向支路開關和關閉正向支路開關;
精細電流調整單元(102):接收移位寄存器(103)的控制指令,當開啟正向支路開關時,控制正向支路電流增大,進而控制同相輸出電壓DOUT減小;同時控制反向支路電流減小,進而控制反相輸出電壓DOUTB增大;通過上述調整來減小失調電壓的數值;進行多級相同調整使失調電壓向0趨近;
當開啟反向支路開關時,控制同向支路電流減小,進而控制同相輸出電壓DOUT增大;同時控制反向支路電流增大,進而控制反相輸出電壓DOUTB減小;通過上述調整來減小失調電壓的數值;進行多級相同調整使失調電壓向0趨近;
失調電壓最終被調整至0左右動態平衡并輸出給下一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失調電壓消除電路,其特征在于,電流-電壓控制單元(100)包括NPN晶體管Q3、NPN晶體管Q4、電阻R1和電阻R2;NPN晶體管Q3的基極和NPN晶體管Q4的基極相連,并接入偏置電壓VB;
NPN晶體管Q3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1連接直流電源VDD;
NPN晶體管Q4的集電極通過電阻R2連接直流電源VDD;
NPN晶體管Q3的發射極通過精細電流調整單元(102)中的正向支路開關接地;
NPN晶體管Q4的發射極通過精細電流調整單元(102)中的反向支路開關接地;
電阻R1和電阻R2的阻值相等;
NPN晶體管Q3的集電極和電阻R1的公共節點X輸出同相輸出電壓DOUT,公共節點X還連接NPN晶體管Q1的集電極,NPN晶體管Q1的基極通過電容C1接入同相輸入電壓DIN;
NPN晶體管Q4的集電極和電阻R2的公共節點Y輸出反相輸出電壓DOUTB,公共節點Y還連接NPN晶體管Q2的集電極,NPN晶體管Q2的基極通過電容C2接入反相輸入電壓DINB;
NPN晶體管Q1的發射極和NPN晶體管Q2的發射極共同通過電流源I0接地。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失調電壓消除電路,其特征在于,低通濾波器(101)包括電阻R3、電阻R4和電容C3;電阻R3的一端連接公共節點X,電阻R3的另一端同時連接電容C3的一端和全差分運算放大器A0的同相輸入端;電阻R4的一端連接公共節點Y,電阻R4的另一端同時連接電容C3的另一端和全差分運算放大器A0的反相輸入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億芯源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億芯源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86415.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