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治療失眠的安神環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84163.5 | 申請日: | 201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2429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13 |
| 發明(設計)人: | 楊宗保;何其達;馬富強;王紅;楊青;連林宇;陳姣龍;沈佳成;張媛;王亞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H39/04 | 分類號: | A61H39/04;A61H39/00;A61N5/06;A61N2/08;A61M21/02 |
| 代理公司: | 廈門南強之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5200 | 代理人: | 馬應森 |
| 地址: | 361005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治療 失眠 安神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失眠治療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失眠的安神環。
背景技術
失眠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睡眠障礙性疾病,是多種軀體、精神和行為疾病所出現的常見臨床表現。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表明,目前約66%的人存在睡眠障礙,我國失眠率高達10%~20%[1]。對于失眠患者,西醫多開鎮靜安眠等類藥物[2],但副作用明顯,易導致宿醉現象,認知能力下降、抑郁等;中醫多用疏肝解郁、養心安神等中藥治療[3],效果良好,但煎藥操作麻煩。針灸則每天都要去醫院,患者依從性差。目前市場上雖有多種治療失眠的儀器,例如頭戴式失眠治療儀、手握式失眠治療儀等[4],但均無中醫理論指導、療效不佳、攜帶不方便等情況,故而在患者中的接受度不高。在針灸治療學中,根據臨床療效經驗,治療失眠主要通過針灸手腕處的神門穴、陰郄穴、通里穴、靈道穴以及內關穴以調和陰陽,從而達到治療失眠的目的[5][6];同時,根據抑制擴散學說和興奮灶轉移學說,通過振動、微電流刺激、紅外治療和磁的功能,刺激手腕腳踝附近穴位,降低腦神經興奮性[7],從而減輕睡眠障礙,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參見文獻:
[1]范瑞明,楊麗.失眠癥的臨床治療進展[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06,10(10):149-151.
[2]失眠定義、診斷及藥物治療共識專家組.失眠定義、診斷及藥物治療專家共識(草案)[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6,39(2):141-143.
[3]司富春.失眠中醫證型和方藥分析[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2(9):520-523.
[4]張國龍,孫振東.腦電刺激失眠治療儀的研制[J].醫療衛生裝備,2006,27(5):1-2.
[5]于心同,何天峰,邴興紅,等.針灸治療失眠臨床用穴頻次分析[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6):72-74.
[6]高希言,孫曙霞.針灸學[M].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
[7]張蓉,張方圓,朱松盛.經顱磁刺激治療失眠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學工程,2015(2):194-195.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解決現在以中醫方式治療失眠的繁瑣和不便,輕巧有效的方法用以解決失眠問題的一種用于治療失眠的安神環。
本發明設有顯示器、手環外殼、頻率調節旋鈕、腕帶、電極和內部構件;所述顯示器設在手環外殼的外表面,所述頻率調節旋鈕設在手環外殼的內側面上,所述腕帶設在手環外殼的外環上,所述電極和內部構件設在手環外殼的內側面上,所述內部構件內設有振動模塊,紅外模塊和永磁模塊。
所述振動模塊可采用振動器等,所述振動器的轉速可為1200r/min,能夠起到合適的按摩穴位作用。
所述紅外模塊可采用近紅外LED燈等,所述紅外LED燈中的至少90%發射波長范圍可為830~930nm的近紅外線,所述紅外LED燈發射的剩余光至多為10%的紅色可見光。
所述永磁模塊可采用永磁極等。
所述電極可采用生物干電極,可提供微電流的強度可為250~500μA。
由于本發明在內部構件中安裝有振動模塊,紅外模塊和永磁模塊等多種裝置,這些裝置在一定程度上都對治療失眠有效果,其中振動裝置能夠提供使人舒適的振動,可以直接作用到相關穴位;紅外模塊(可采用近紅外LED燈)能夠促進細胞活化和血液循環;永磁模塊(可采用永磁極)可以產生磁場,作用于相關穴位,達到磁療的目的;由于安裝有生物干電極,因此可以與人體皮膚接觸,并產生微電流。微電流的強度為250~500μA,微電流可以直接作用在相關穴位上。
由此可見,本發明具有振動功能、電流刺激功能、磁場刺激功能和紅外治療功能,振動裝置置于手環內部,電極、磁極和紅外裝置并排放置在手環一側,使振動作用于整個手環,以合適的頻率達到按摩穴位的效果,微電流、電磁和近紅外照射主要刺激手腕處的穴位,以此達到安神的效果。本發明采用多種現代科技,同時結合中醫學理論來治療失眠,適用人群廣且方便易攜,對失眠的治療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大學,未經廈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8416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