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轉印膜結構及其制法與立體轉印品的制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81321.1 | 申請日: | 2017-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09536B | 公開(公告)日: | 2020-09-11 |
| 發明(設計)人: | 吳盧漢檉;黃朝鍵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勤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44C1/17 | 分類號: | B44C1/1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張雅軍;許榮文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膜結構 及其 制法 立體 轉印品 | ||
一種轉印膜結構及其制法與立體轉印品的制法,該轉印膜結構包含一彈性薄膜基材層、一模板層、一第一離型劑層、一第二離型劑層、一第一圖案層及一固定層。該模板層以第一圖樣形成在該彈性薄膜基材層上,該第一離型劑層以互補于該第一圖樣的第二圖樣形成在該彈性薄膜基材層上,該第二離型劑層以該第一圖樣形成在該模板層上,該第一圖案層以該第二圖樣形成在該第一離型劑層上,該固定層位在該第二離型劑層及該第一圖案層上。本發明的轉印膜結構能使一物件的表面上形成精細且富有凸紋感的立體轉印圖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轉印膜結構及其制法與轉印品的制法,特別是涉及一種包含離型劑層的轉印膜結構及其制法與立體轉印品的制法。
背景技術
為了增加物品外觀的美感,現有已存在各種能貼覆于一物件表面且具有各式轉印圖案的轉印膜,例如可貼覆于如手機或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外殼上的轉印膜。然而,大多數轉印膜上的圖案皆僅限于平面轉印圖案,非為能產生具有立體觸感的立體轉印圖案。
目前市面上已出現能于物件上產生立體轉印圖案的轉印膜結構,此轉印膜結構的制法是先提供一離型劑層,并于該離型劑層上設置一軟性涂層,接著于該軟性涂層上相反于該離型劑層的一側設置一油墨層,再于該油墨層上相反于該軟性涂層的一側設置一黏著層,最后制得一轉印膜結構。但由前述方法制得的轉印膜結構通過該黏著層固定于一物件表面并移除該離型劑層后所形成的立體轉印品,其于該物件表面上所形成的立體轉印圖案仍舊不夠精細且凸紋感不足。因此,如何解決前述轉印膜結構的制法與所制得轉印膜結構的缺點,成為現在致力研發的方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印膜結構。該轉印膜結構能于一物件表面上形成精細且富有凸紋感的立體轉印圖案。
本發明的轉印膜結構包含一彈性薄膜基材層、一模板層、一第一離型劑層、一第二離型劑層、一第一圖案層及一固定層。
該模板層以第一圖樣形成在該彈性薄膜基材層上且由涂料形成。
該第一離型劑層以互補于該第一圖樣的第二圖樣形成在該彈性薄膜基材層上且與該模板層位在同一平面上。
該第二離型劑層以該第一圖樣形成在該模板層上。
該第一圖案層以該第二圖樣形成在該第一離型劑層上且由油溶性涂料形成。該第一圖案層與該第二離型劑層位在同一平面上。
該固定層位在該第二離型劑層及該第一圖案層上。
本發明還有一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轉印膜結構的制法。該轉印膜結構的制法所制備出的轉印膜結構能于一物件表面上形成精細且富有凸紋感的立體轉印圖案。
本發明的轉印膜結構的制法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a):在一彈性薄膜基材層上以第一圖樣形成一由涂料形成的模板層;
步驟(b):在該彈性薄膜基材層上以互補于該第一圖樣的第二圖樣形成一第一離型劑層,該第一離型劑層與該模板層位在同一平面上;
步驟(c):在該模板層上以該第一圖樣形成一第二離型劑層;
步驟(d):在該第一離型劑層上以該第二圖樣形成一由油溶性涂料形成的第一圖案層,該第一圖案層與該第二離型劑層位在同一平面上;及
步驟(e):形成一固定層,該固定層位在該第二離型劑層及該第一圖案層上方,以得到該轉印膜結構。
本發明還有一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立體轉印品的制法。該立體轉印品的制法包含前述轉印膜結構的制法的所有步驟及下列步驟:
步驟(f):使該轉印膜結構的固定層貼覆于一物件的表面;
步驟(g):以紫外光照射該第一圖案層與該固定層;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勤化成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勤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813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胎毛筆加工用筆桿定位機
- 下一篇:一種能提高燙印精確度的電化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