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裝置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80181.6 | 申請日: | 2017-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31762B | 公開(公告)日: | 2019-11-12 |
| 發明(設計)人: | 邢汝博;楊小龍;單奇;林立;蔡世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56 | 分類號: | H01L33/56;H01L27/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陽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張建綱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裝置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及其制備方法,其中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在襯底上形成發光二極管像素陣列;其次,在所述襯底上形成覆蓋所述像素陣列的第一柔性聚合物層;再次,剝離所述襯底。通過在襯底上直接形成覆蓋像素陣列的第一柔性聚合物層,在實現該顯示裝置的柔性的同時,簡化了工藝步驟,提高了工藝良率,節約成本,易于工業化使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顯示裝置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Micro-LED顯示技術能夠提供較高的對比度與刷新速度,以及廣視角。相較于OLED顯示技術,Micro-LED色域更廣、亮度更高,具有更低功耗和更長的壽命。因此,Micro-LED顯示技術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此外,Micro-LED易于整合傳感器與電路,可打造具有指紋識別和手勢控制等嵌入傳感能力的薄型顯示器。預計在增強現實與混合現實(AR/MR)的顯示器應用領域有巨大的應用潛力。
現有Micro-LED顯示裝置通常采用如下方法制備:首先在原始襯底上形成微發光二極管陣列;再將微發光二極管陣列從襯底上剝離,并用專用的轉移印章將其轉移到接收襯底上;然后,在接收襯底上填充柔性聚合物并進行封裝;最后,采用ITO沉積制備該微發光二極管陣列器件的電極。
上述技術方案工藝復雜,特別是微發光二極管陣列進行轉移步驟。以智能手表的顯示面板計,需要轉移的發光二極管多達上百萬個。要實現這些二極管與驅動背板的可靠電學連接,工藝難度極高,導致產品良率低,生產成本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顯示裝置加工工藝復雜,良品率低的缺陷。
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襯底上形成發光二極管像素陣列;
在所述襯底上形成覆蓋所述發光二極管像素陣列的第一柔性聚合物層;
剝離所述襯底。
可選地,形成所述第一柔性聚合物層的步驟包括:在所述發光二極管像素陣列上澆筑聚合物預聚體或者聚合物的溶液;
所述聚合物的預聚體聚合或者聚合物溶液干燥后,形成柔性聚合物層。
可選地,第一柔性聚合物層厚度為0.01毫米-1.0毫米。
可選地,還包括在所述發光二極管像素陣列中形成第二柔性聚合物層的步驟,所述第二柔性聚合物層填充在所述發光二極管像素陣列的各發光二極管之間。
可選地,還包括在所述發光二極管像素陣列遠離所述第一柔性聚合物層的一側設置第三柔性聚合物層的步驟。
可選地,所述襯底為剛性襯底。
可選地,所述襯底的厚度為0.1毫米-1.1毫米。
可選地,所述襯底通過激光剝離工藝剝離。
可選地,所述第一柔性聚合物層,所述第二柔性聚合物層以及所述第三柔性聚合物層的聚合物可分別獨立選自聚酰亞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氨酯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第三柔性聚合物層,直接形成在所述第三柔性聚合物層上的發光二極管像素陣列;直接形成在所述第三柔性聚合物層上,并覆蓋所述發光二極管像素陣列的第一柔性聚合物層;以及填充在所述發光二極管像素陣列中的第二柔性聚合物層。
本發明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維信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8018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谷物干燥機物料分散器
- 下一篇:半導體器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