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近紅外光敏感微針貼片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710479917.8 | 申請日: | 2017-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7349518B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02 |
| 發明(設計)人: | 江國華;余偉江;張洋;童再再;楊玉慧;馬翩翩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M37/00 | 分類號: | 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王日精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紅外光 敏感 微針貼片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近紅外光敏感微針貼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針貼片包括基底與附著在所述基底的藥物針頭,所述藥物針頭包括針頭材料、光致熱轉化因子及藥物因子,所述光致熱轉化因子及藥物因子與所述針頭材料混合并固化,所述光致熱轉化因子的融化溫度大于針頭材料的熔點;
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在微針模板模腔上方滴加針頭材料、光致熱轉化因子、藥物因子、溶劑組成的混合物,混合物經離心或真空處理后填滿模腔;
b.將模腔加熱至混合物變至熔融狀態,然后加入高分子水凝膠,通過離心、自然風干獲得近紅外光敏感微針貼片;
步驟a中所述的混合物中,針頭材料、光致熱轉化因子、藥物因子的濃度分別為:針頭材料:0.05-0.5g/mL、光致熱轉化因子:≥0.05mg/mL、藥物因子:0.001-0.05g/mL;
所述針頭材料為聚已內酯,光致熱轉化因子為普魯士藍納米粒子,溶劑為無水二氯甲烷;所述步驟b中,在8000rpm離心8分鐘;
所述的微針模板通過將液態聚二甲基硅氧烷預聚物和固化劑按質量比(8-15):1混合后,澆注在微針模版基底上,先抽真空然后恢復到正常大氣壓下,在80-100℃下加熱3-8h后脫模制得;抽真空的處理時間為30分鐘;
所述基底包括貼片部及自所述貼片部凸出的基礎部,所述藥物針頭附著至所述基礎部;所述微針貼片為金字塔形,基礎部和藥物針頭組成微針針體,微針針體的垂直高度為400~900μm,藥物針頭頂部直徑為5~20μm,藥物針頭的垂直高度為100~500μm,貼片部面積為0.5~2cm2;
所述近紅外光的波長為780~1100nm,強度為0.1-0.5W/cm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近紅外光敏感微針貼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由高分子水凝膠制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近紅外光敏感微針貼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水凝膠為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乙烯醇、明膠、羧甲基纖維素鈉中的一種或多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近紅外光敏感微針貼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藥物為耐熱藥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79917.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機械控制金屬定性器
- 下一篇:減肥用的中藥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