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Docker鏡像的下載方法及節點、Docker鏡像的預熱方法及節點在審
| 申請號: | 201710475273.5 | 申請日: | 2017-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1044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8-12-28 |
| 發明(設計)人: | 胡作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輝 |
| 地址: | 英屬開曼群島大開*** | 國省代碼: | 開曼群島;KY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超級節點 下載 管控節點 分發系統 分片信息 預熱 下載請求 下載效率 端到端 生成層 可用 申請 發送 客戶 | ||
本申請提供了Docker鏡像的下載方法及節點、Docker鏡像的預熱方法及節點,下載方法應用于端到端P2P分發系統中的P2P客戶端,P2P分發系統包括:管控節點、超級節點和P2P客戶端;該方法包括:第一P2P客戶端向管控節點發送Docker鏡像的層文件的下載請求,以便管控節點依據第一P2P客戶端的位置和各超級節點的負載,確定可用的、超級節點列表;第一P2P客戶端向超級節點列表中的最優超級節點請求下載層文件,以便最優超級節點生成層文件的各分片的分片信息,第一P2P客戶端依據所述分片信息,從最優超級節點和/或其他P2P客戶端,下載層文件的各分片至本地。采用本申請實施例,可以提高Docker鏡像的下載效率和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Docker鏡像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Docker鏡像的下載 方法及相關節點,以及,Docker鏡像的預熱方法及相關節點,以及,一 種P2P分發系統。
背景技術
Docker,是一個開源的應用容器引擎,讓應用開發者可以打包應用以 及依賴包到一個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將該可移植的容器發布到任何機 器上,即發布應用。同時,Docker還可以實現虛擬化,容器完全使用沙箱 機制,相互隔離。而Docker鏡像,可以由多個只讀的、鏡像層的層文件構 成統一視角,每一個鏡像層都包含若干文件和元信息數據。
在現有技術中,在使用Docker發布應用時,各個待發布的機器(例如 需要部署應用的主機),需要從保存Docker鏡像的Docker倉庫下載Docker 鏡像,而對于遠距離的跨區域、跨國際等Docker鏡像下載場景或者大規模 鏡像分發來說,Docker鏡像的下載效率較為低下。
發明內容
但是發明人在研究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中Docker鏡像的下載效率較 為低下的原因之一在于,從Docker倉庫導出Docker鏡像、層文件的抽取與 壓縮等的時間比較長,所以使得整體上Docker鏡像的下載效率變低。此外, 每臺需要下載Docker鏡像的應用主機都要部署代理(agent)服務和種子 客戶端(BT client),不僅會占用過多的應用主機資源導致下載效率低下, 還容易造成下載過程中的不穩定性。
基于此,本申請提供了Docker鏡像的下載方法、Docker鏡像的預熱 方法,用以采用每次往Docker倉庫中保存Docker鏡像的一層層文件,超 級節點就將該層文件預熱到本地,預熱時超級節點可以采用P2P的方式 預熱層文件;而P2P客戶端直接從超級節點下載層文件的各分片,具體 的,P2P客戶端也可以采用P2P的方式下載各分片或者從超級節點下載各分片,從而避免了P2P客戶端下載Docker鏡像的層文件的分片時,直 接與Docker倉庫交互導致的下載效率不高及穩定性較差的現象。
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管控節點、超級節點、P2P客戶端和P2P分發系 統,用以保證上述方法在實際中的實現及應用。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公開了一種,Docker鏡像的下載方法, 所述下載方法應用于端到端P2P分發系統中的P2P客戶端,所述P2P分 發系統包括:管控節點、超級節點和P2P客戶端;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P2P客戶端向所述管控節點發送Docker鏡像的層文件的下載請 求,以便所述管控節點依據所述第一P2P客戶端的位置和各超級節點的 負載,確定可用的、超級節點列表;
所述第一P2P客戶端向所述超級節點列表中的最優超級節點請求下 載所述層文件,以便所述最優超級節點生成所述層文件的各分片的分片 信息,所述分片信息包括:分片標識和對應的分片校驗碼;
所述第一P2P客戶端依據所述分片信息,從所述最優超級節點和/或 所述其他P2P客戶端,下載所述層文件的各分片至本地。
本申請還公開了一種Docker鏡像的下載方法,所述下載方法應用于 端到端P2P分發系統中的超級節點上,所述P2P分發系統包括:管控節 點、超級節點和P2P客戶端;所述方法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未經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71047527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